這些章蓋完,企業也快死掉了!
一定要緊急出臺政策,制止這種行為!

導語:復產難,難于上青天!著名教授調研后總結…
復工并不意味著復產,更不意味著產業生態的恢復!據我電話調研山東的畜牧飼料企業,山東的復工率達到80%,但是產能的恢復連45%都沒有,產業生態更是遭到嚴重破壞,相當于節前的20%!企業面臨著“產品銷不出、飼料供不上、原料運不進、用工回不來、資金要斷流、產業生態差”等六大問題。現在雖然越來越好,但是還是很嚴峻。歸根結底,是地方政府防疫與復產不能統籌,不會或者沒有能力精準施政,只會一刀切!原因是不作為和亂作為交織。中國問題很復雜,還是治理能力提升的問題。
2020年2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畜牧飼料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全球農商聯盟總顧問張利庠教授電話調研了AWA山東秘書長山東昱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作臣、亞太中慧人力資源總監薛兆營、天普陽光策劃總監邱純義、益客副總裁劉家貴、山東省飼料工業公司總經理任相全、蔚藍生物李志明等同志。

病毒趕跑,經濟不倒!為了更好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了解基層畜牧飼料企業的困難,推動畜牧業高效復工復產,2020 年 2 月 16 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畜牧飼料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全球農商聯盟總顧問張利庠教授電話調研了 AWA 山東秘書長山東昱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作臣、亞太中慧人力資源總監薛兆營、天普陽光策劃總監邱純義、益客副總裁劉家貴、山東省飼料工業公司總經理任相全、蔚藍生物李志明等同志。總體來看,復工并不意味著復產,更不意味著產業生態的恢復!山東的復工率達到 80%,但是產能的恢復連 50%都沒有,產業生態更是遭到嚴重破壞!企業面臨著“產品銷不出、飼料供不上、原料運不進、用工回不來、資金要斷流、產業生態差”等六大問題,結合電話訪談,我們給出了積極的建議。相信這些問題在黨和國家的關懷指導下,會大大改觀!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仍然嚴峻,截止今天,確診病例已達 68584 例,治愈病例 9425 例,死亡 1666 例。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與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已成當下第一要務。應該說,國家各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采取措施得當、精準,就在 2 月 15 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聯合發文《關于解決當前實際困難加快養殖業復工復產的緊急通知》。由于種種原因,基層畜牧飼料企業復工復產還是面臨很多困難。
原本預計有望超 4.5 億人次出游消費的“春節黃金周”變成了“全民防疫窩家月”,酒店、餐館、影院、旅游區等消費大跌,消費的大量減少,沖擊最大的就是餐飲和提供餐飲原料的養殖業,導致大量的產品積壓在養殖場。受沖擊最大的是家禽業,家禽業估計損失在 160 億左右。
AWA 山東副會長任相全介紹說,“山東是全國的肉禽大省,但是現在是“吃不到、運不走、銷不掉”這么個局面?,F在好多養殖場飼料進不來,活禽出不去。養殖戶應該出欄的大雞、大鴨賣不掉,原因就是兩個,一個是交通管制運不出去,另外一個是部分屠宰場不允許復工。另外一方面毛雞、毛鴨價格下降,雞苗價格也下降,雞苗、鴨苗局部時間沒人要。據我們估計雞苗投放量下降 40%左右,雞苗現在大概在 1 塊 5到 1 塊 7。鴨苗投放量下降 50%左右。鴨苗現在 0.5-0.6 元。疫情對肉禽影響非常大,現在屠宰場復工大概 80%,甚至也就百分之五六十左右。并且開工的屠宰場也不容樂觀,政府管理非常嚴格,量體溫,必須在工廠內住宿并且因為不允許員工來回流動。”大量養成的雞鴨積壓在養殖場,出現了很多“大雞、大鴨”現象;益客副總裁劉家貴說, 大雞、大鴨“食量大、經濟效益差,很難賣掉”。
AWA 四川副會長、科苑農牧集團董事長喬志軍說,“ 四川肉兔養殖量占了全國近百分之五十市場,消費量占了全國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份額!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餐飲酒店等第三產業停業,導致四川以及全國達到出籠體重肉兔近億只滯銷,無價無市,僅 5%左右的成交價格也多在 10 元/kg 左右,養兔業全行業虧損且部分資金鏈斷裂,廣大養兔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短期內看不到好轉!”
水產行業也不樂觀。去年年底魚價不高,很多養殖戶出魚意愿不強,想過冬后博魚價,南方多了很多冬棚魚的養殖模式,導致年前水產品沒有及時銷售。湖南還有高達 4-5 成的存塘量,廣東、湖北、河南、浙江等地的飼料企業也都反饋當地還有大量的存塘魚。這些水產品的品種是對蝦、羅非魚、小龍蝦等。
生豬產業相對好些!AWA 山東副會長任相全說,“我認為對豬的影響不是太大。如果有影響的話還是去年的非洲豬瘟等因素,下降了 50%左右。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不是太大。因為第一個,豬的周期比較長;第二個春節之后本身就是出欄淡季,我認為目前對豬價影響不太大,但是3 月份以后,可能豬肉價格會提升,因為去年生豬存欄大量下降,刺激肉雞和肉鴨存欄大幅度增加,這次疫情對肉禽影響這么大,我預計到 3月中旬開始,缺雞肉和鴨肉,加上原先的缺豬肉,我認為肉價還會繼續走高。這是對生豬養殖的利好。”
全國小散養殖戶預存飼料都不多,由于疫情突發,交通受阻,飼料廠、屠宰場難以復工復產,有些養殖場就出現“斷料”現象。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就有規模豬場 12133 個,規模豬場存欄生豬約 927 萬頭;有規模禽場 11138 個,規模禽場存籠蛋雞約 14926 萬羽,存籠肉雞約3668 萬羽。今天斷料,明天就是斷肉!好在農業農村部加班加點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春節假期為恢復飼料供應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斷料現象已經有所緩解,但是個別地區還不同程度上存在。 據了解,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國各地都實行不同程度的出行管控措施。導致原料市場陷入一片緊張,大宗原料玉米、麥麩、豆粕價格暴漲,小宗原料也因為復工和運輸原因醞釀上漲;本地車運力不足,加上司機對疫情恐慌,運費也大幅上漲。企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飼料漲價潮已經正式開始,價格分別上調 50-250 元/噸!任相全說,“ 最頭疼的問題是找不到車。就以我們的情況為例,現在我們想走的就接近 20 輛車,但是中央、省里的政策,在各區縣政令不一致,上下不貫通,特別是各個地方自己的土政策令人不可思議,例如我省有個縣,外省運輸車來了以后,說是車輛可以走,但司機不能走,令人哭笑不得。” 養殖、飼料、屠宰企業都屬于重大民生產業,生產周期不能停頓,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生產性工人遍布全國各地。由于各地都有農民工返工的要求,導致很多企業管理人員復工,但是生產一線人員難以復工。任相全說,“因為政府有管制,加上隔離 14 天的要求,導致生產工人遲遲不能到位!盡管中央、各省都下了各種文件,確保復工、確保運輸暢通,但是實際上基層問題仍然很多。”工人不能到崗,一方面影響了民生行業的復產復工,另外也嚴重影響了就業。 畜牧養殖企業大多沒有家底。加上受去年非瘟疫情的影響,對動物的生物安全投入巨大;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又加大了對人的保護投入;交通受阻后,各企業加大了庫存數量;消費大大減少后,養殖企業大量壓欄,個別的屠宰企業趁機壓價,養殖戶虧損嚴重。養殖戶欠飼料廠,飼料廠欠原料供應商,整個資金流出現了斷裂。畜牧業有個特點,一旦產能下來,錯過養殖時節,恢復就很緩慢。 六、 產業生態差,畜牧飼料產業生態完全恢復非常困難 畜牧飼料產業涉及種苗、原糧、飼料、添加劑、獸藥、疫苗、設備以及養殖、屠宰、物流、食品等各個領域,上下游企業密切關聯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新冠疫情最大的問題就是暫時摧毀了這個產業生態!這些環節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復工難,整個產業生態就遭受破壞,而且很難恢復。比如,活禽市場一刀切全部關閉,黃羽雞產業生態就是滅頂之災。屠宰企業一旦不能復工,養殖、飼料、種苗就全部泡湯。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把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號召全國人民要“ 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全力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要確保主副食品生產、流通、供應,確保蔬菜、肉蛋奶、糧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要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整體部署,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各級地方政府要統籌防疫和民生產業的復產復工,杜絕執行中的“兩張皮”現象。上下政令暢通,認真執行三令五申的三部委的文件精神,形成統一、精準、高效的工作作風。畜牧飼料企業也要加強與協會、主管部門的聯系溝通,形成合力,為復產復工奠定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執行系統。 “將飼料產品及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種畜禽、仔豬禽苗、水產苗種、出欄畜禽、生鮮乳、乳制品、鮮活水產品、冷鮮豬肉、轉場蜜蜂等納入生活必需品應急運輸保障范圍,切實落實綠色通道政策,除必要的對司機快速體溫檢測外,確保“三不一優先”,便捷快速通行。盡快打通養殖業所需物資下鄉和產品進城進廠的運輸通道,不得攔截仔畜、雛禽及種畜禽、飼料原料及產品、畜禽水產品運輸車輛。對一些縣、鄉、村封村封路、一概勸返等不恰當做法,要堅決予以糾正。” 二、畜牧產品的消費是牛鼻子,國家應該出臺緊急災難期間的臨時收儲政策。各級政府領導是“菜籃子、肉攤子”的負責人,臨時收儲不但可以保住畜牧飼料的產業生態,而且也是可持續保證肉蛋奶供應的抓手,可以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 三、鑒于“養殖戶賣不出、消費者買得貴”的現實,在防控疫情的非常時期,畜牧飼料龍頭企業可以聯系政府有關部門、上下游企業和居委會等單位以區域為單位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打造屬于自己的生態圈。四、鑒于民生和養殖業的特殊性,建議國家出臺重大疫情時期養殖企業特別是種業企業的扶持補貼政策,做到臨時性救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也就是保護了國家的產能。特殊時期,開辟農業企業金融服務“綠色通道”,保險機構免除一定時間的用工勞動保險,畜牧飼料企業也要將國家專項再貸款和貼息政策利用好,爭取享受稅收減免等政策。地方政府從菜籃子的角度對畜牧企業用電、用水、用氣實施階段性緩繳或免交。同時,疫情時期,企業要提升格局和政治占位,絕不發“國難財”,盡量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方便,保護產業生態,就是保護自己。 五、適當調節進口豬肉和禽肉的節奏,為正在從低迷走向復蘇的養殖行業爭取時間。錯過一季度的消費黃金時期,二季度的傳統淡季有可能淡季不淡,價格溫和上漲,在這個寶貴的時間窗口,控制進口肉品的數量,可以為中國養殖業爭取產能復蘇的時間。注意到 2 月 14 日,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解除了 2013、2014、2015 年對美國禽類和禽類產品進口的限制。 六、畜牧飼料企業要調整戰略計劃,根據市場變化的形勢,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合理安排產品結構,集中各種資源把優勢產品、高端客戶、良好生態做好!非常時期,減少機會就是規避風險。 值得高興的是,畜牧飼料企業的六大難問題正在逐步向好,明天一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