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股東大會透露:今明兩年飼料實現2000萬噸,今年生豬養殖超100萬頭
5月11日下午14:30,海大集團先召開股東大會,緊接著召開投資者交流會;公司董事長薛總、董秘黃總、副總經理陳總等主要高管參與交流,期間與投資者充分互動,干貨滿滿。
整體而言,董事長薛總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主要在于以下兩點:1、言語間透露著很強的企業家精神,既有對行業和公司前景的的看好,同時又不回避問題,不盲目樂觀,又很有自信;2、非常了解業務,對行業有很深理解,全程接近3個小時的問答環節幾乎都是自己親自回答,思路清晰。
交流問答問題如下:
1、未來養豬龍頭企業市占率提高,公司豬飼料業務是否有壓力?
(1)行業判斷:超大企業會自己做飼料,未來占比20%-30%;公司服務其他70%的中小企業;
(2)產品角度,公司對產品很有信心;
(3)競爭情況,中小豬飼料企業退出;今明兩年公司豬飼料業務還有較快增長;去年公司豬飼料業務團隊1100人,今年預計1600人;
2、豬瘟對行業的影響?
豬瘟沒有改變行業基本趨勢,既中小散戶慢慢退出;未來兩年豬肉價格會降下來;市場留下來的散戶一定是懂養豬的,一定會選擇專業的產品飼料和服務;未來兩三年,公司先把產品做好;再把服務做上去,從產品轉服務。
3、不同規模的飼料廠的盈利情況
飼料行業整體比較分散,去年公司占比5%,今年預計占比接近7%;去年豬瘟和今年新冠疫情會加快行業洗牌,今年預計行業還是負的增長,但公司增長還是有保證的;禽料廠和豬料廠單廠的規模低于10萬噸很難盈利,水產料單廠規模低于3萬噸很難盈利,公司單廠在30萬噸以上,規模有優勢。
4、服務站的情況
今年服務站嘗試建立30個服務站,目前進展比較順利;未來服務站會提高我們客戶的粘性,培養技術和服務人才,今年先把模式做順了,未來大規模推廣。
5、疫情對水產的影響
我們之前預計疫情對于水產影響很大,因為水產在餐飲渠道消費很大;但五一之后,實際好于我們預期,許多生魚品種達到或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今年影響最大的是蛙料,去年8萬噸,今年預計3萬噸;比較差的是牛蛙、石斑、大黃魚;今年還要看6-8月銷售的情況,再決定是否降價搶市場。
6、毛利率情況
行業毛利率情況可能會下降,競爭會加劇;公司毛利率水平會保持較穩定的水平。
7、生豬養殖情況
公司生豬養殖今年預計100萬頭以上,明年確定在200萬頭以上,2022年500萬頭,今年外購比例比較大;明年200萬頭中,自有豬仔占比150萬頭,后年基本自有豬仔為主;公司現在具備500萬頭的土地儲備。
8、飼料的目標
今明兩年實現2000萬噸,水產500萬噸,禽料1200萬噸,豬料300萬噸;未來如果要實現4000萬噸,必須要依靠豬料的發力;華南區域要做深,要保持高速增長;華北、東北、西北等這些新興區域要開始做準備工作;飼料本身要做出優勢以來,服務一體化要做出來。
9、海外市場情況
海外市場我們主要布局的是東南亞和南美,他們相對比較落后,我們產品和服務是優勢的,我們一般是水產先進入當地市場,種苗加飼料,種苗他們還是比較缺少的,目前主要把國內一些好的東西帶過去;整體而言,國外競爭還不算激烈。
10、養豬行業情況展望
豬價目前比較高,未來不可持續;豬價一定會回歸理性,明年預定會回到9-12元,對我們海大而言,9-12元我們還是有很大盈利,公司有信心把成本控制在7-8元附近;主要因為我們有飼料和動保的優勢,成本更低,豬價下跌反而是我們的機會。
11、水產養殖情況
我們自身更看重水產養殖行業,水產目前沒有大的企業,主要原因在于水產缺乏標準,管理難度很大,而未來名特優的水產會持續增加;公司目前對水產養殖正在布局培育,經過兩三年后,會加快發展。
12、公司養豬模式
公司目前采用“公司+農戶”模式,但未來會逐漸切換為自繁自養的模式,明年150萬頭出欄量中預計有一半以上的是自繁自養。
13、飼料短期悲觀和樂觀的情況
今年水產悲觀預計增長50萬噸,樂觀一些70-80萬噸,今年盈利增長壓力不大。
14、養豬行業的競爭問題
養豬不存在跟其他企業競爭,更多是跟自己競爭,主要是防疫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精細化管理能力;公司對這些都比較有信心。
15、對農業行業的看法
(1)農業是朝陽行業,充滿希望,未來機會很大;農業的挑戰也很多,一方面是周期性,要對周期有很好的把握和戰略能力;一方面是風險事件比較多;
(2)農業行業規模非常大,剛需性;同時也很難做,毛利率不是很高,對管理要求很高;
(3)農業行業里面的龍頭企業存活時間都很長,許多超過100多年,主要在于農業行業變化比較慢,不會有顛覆性的變化,長期是一個好的賽道。
16、養豬行業存欄率情況
行業存欄率在80%左右,公司在90%左右。
17、萬科進入這個行業的看法?
未來農業是一個很有希望的行業,但需要有耐心,需要堅持,行業沒有標準化,經營管理難度比較高。
18、蝦苗疫病情況(獨立董事何建國老師看法)
對蝦是國際化的產品,除了中國市場外,對蝦養殖和消費市場分離;國際上對蝦市場經歷了兩次大的危機,主要應對措施:
(1)種苗的更新進化;
(2)養殖模式的更新,今年對蝦養殖情況預計會更好;
海大的種苗廠是比較好的,主要在于種苗是不帶主要病原的;研發對于養殖的支撐力度很重要,海大的科技研發力量還是非常優秀的。
19、公司發展的戰略
飼料是公司優勢的板塊,未來會形成對其他板塊的支撐;動保和疫苗板塊公司會更重視,因為門檻更高;養殖板塊對公司的管理能力考驗更大;公司一方面要求穩,一方面要逐步發展。
20、公司對飼料的考核?
公司未來會堅持和強化對產品力的考核,而不是銷售的考核。
21、水產料情況
水產飼料方面,海大不再依賴于魚粉,通過技術研發完成了魚粉替代。
22、豬飼料客戶群體
目前是散戶為主,未來更多進入家庭農場(30-50頭)。
23、服務體系是否開始參與禽飼料和豬飼料?
去年禽飼料開始做服務體系了,豬飼料也在開始做了。
24、海大集團如何在禽料市場上面打敗競爭對手?
原來行業存在的問題就是產品同質化、毛利率低;公司采取的措施:
(1)通過研發提供差異化產品;
(2)標準化和規模化,把形成優勢的產品異地復制和規模化生產;
(3)每個地區市場設置多家公司,對細分的客戶市場差異化服務,尋找空白的市場。
25、飼料龍頭企業最后比拼的是什么?
產品力,綜合的產品力,包括種苗和動保。
26、生豬期貨怎么看待?
短期比較謹慎,因為生豬不是標準化的產品,如何交割存在問題,預計短期幾年不會對行業有大的支撐。
27、公司為什么沒有進入禽養殖行業?
目前禽行業整個鏈條是很高效的,公司的優勢不是很明顯。
28、一季度禽飼料為什么高增長?
去年一季度禽飼料基數比較低,一季度期貨有些浮虧,實際禽飼料業務收入更好。
29、未來華南市場空間在哪里?
公司華南地區(兩廣地區)在500多萬噸,市場容量在2500萬噸,公司還有提升空間,未來三年希望達到1000萬噸,比如廣西市場,目前公司在廣西只有100萬噸,廣西市場容量有1100-1200萬噸,公司做到300萬噸不會有太大壓力。
30、公司的原材料價格如何判斷?
今年玉米、大豆等原材料比較難判斷,更多是套保的思路。
31、未來水產料利潤情況?
毛利率維持穩定的情況,凈利率提升;提高營銷效率和管理效率;單噸凈利潤提升。
32、公司目前的組織架構是否可以支持現有的業務擴張?
大的組織架構不會變化,小的方面會微調,比如大區化小。
33、公司如何看待學習能力?
首先是公司管理層的心態,要看到問題和不足;其次,日常管理和溝通要對抗懈怠情況,防止內部驕傲懈怠;第三,高目標和高成長是讓團隊保持清醒的最好動力。
一周熱點
- 2019-08-30中央下發鐵令!19年限養令、禁養令撤銷!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確定,即將下發!
- 2018-08-05智慧養豬驅動 ——首屆中國智慧養豬產業實踐峰會在京召開
- 2018-03-27雙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寶”掀起搶購狂潮:僅發布會當天銷售突破5000噸!
- 2017-10-11雙胞胎集團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突破86萬噸!
- 2018-04-092018飼料工業展覽會展商名錄
- 2018-10-26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關于發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15-11-02雙胞胎集團推出“三胞胎”直銷大豬場
- 2018-03-08全國豬場大咖將齊聚三亞與雙胞胎集團共謀豬事
- 2017-11-20年銷量突破900萬噸,雙胞胎再現王者風采!
- 2019-03-26來2019河北飼料峰會 見證行業發展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