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溫氏股份接受百余家機構調研 詳解去年四季度業績下滑原因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1-02-23

   2月20日,溫氏股份(300498)披露2020年業績快報,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49.35億元,同比增長2.45%,實現歸母凈利潤74.11億元,同比下降46.94%。基本每股收益為1.1672元/股。按照公司2020前三季度82.41億元凈利潤計算,該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預計將虧損8.3億元。

  作為A股養殖龍頭之一,在2020年豬肉價格全年保持較高價位的情況下,溫氏股份的這一業績被市場普遍認為低于預期。相比之下,被市場譽為“豬茅”的牧原股份(002714)此前預計2020年凈利潤大增3.42倍至3.74倍,天邦股份(002124)2020年業績則預增超過30倍。此外,唐人神、正邦科技、羅牛山等養殖企業均預計全年業績有2倍乃至數倍的增長。

  針對2020年特別是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溫氏股份在2月20日召開電話會議,邀請了包括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銀華基金等在內的162位機構投資者參與,重點對公司的經營情況和未來的業務布局計劃進行講解。

  雞鴨業務拖累業績

  在2020年業績快報中,溫氏股份將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歸咎于禽類養殖業務。公司稱,受活禽市場供給過剩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活禽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肉雞10.51億只(含毛雞、鮮品和熟食),肉鴨5692.80萬只(含毛鴨、鮮品),毛雞、毛鴨銷售均價分別同比下降21.79%、32.94%,養雞、養鴨業務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出現較大虧損。

  據了解,溫氏股份起家業務就是雞鴨養殖,一直以來,雞鴨養殖業務在公司收入中占比不到40%,但一直是公司平抑生豬養殖風險的工具之一。但在2020年,這一業務反而拖累了公司業績。

  在調研中,溫氏股份強調,公司在2020年度四季度生產經營正常。根據慣例和有關會計準則,因為計提調整事項,影響了部分利潤,主要包括幾方面:一是提取了約9-10億元年終績效獎金;二是提取了約11-12億元合作農戶長效激勵基金;三是提取了約5-6億元資產減值損失;四是計提捐贈支出及其他約2.5億元。

  公司表示,上述計提調整項目中有幾項是為了鞏固經營基礎、農戶合作關系,增強發展后勁,該等計提預計今后會大幅減少,同時也為今后的經營發展奠定更扎實的基礎。

  而在養豬業務方面,溫氏股份2020年全年銷售肉豬954.55萬頭,收入398.30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3.56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48.45%、0.72%、79.95%。從數據中可以看到,溫氏股份2020年全年肉豬業務呈現出“量跌價漲”的情況,在肉豬銷量同比下降48.45%的情況下,伴隨著毛豬銷售均價同比上升79.95%,帶來全年肉豬銷售收入微增0.72%。

  溫氏股份對此表示,肉豬銷量下降主要是該上市公司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以及提升肉豬體重所致;而毛豬銷售均價同比則主要是國內生豬供給偏緊所致。

  能繁母豬預計大幅增長

  “過去一年,公司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母豬質量,為未來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公司防控非洲豬瘟疫情的信心和士氣均有了大幅提升。”溫氏股份在調研中表示,公司在應對非洲豬瘟疫情上已找到較為有效的方法,公司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應對未來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

  在規模方面,溫氏股份表示,公司目前有能繁母豬約110萬頭,后備母豬約50萬頭。預計到今年年底,公司能繁母豬群體數量達到180萬頭左右,后備母豬80萬頭左右。2020年,公司肉豬完全成本約為22-23元/kg,2021年的目標是降至20元/kg以下。

  在屠宰產能方面,溫氏股份現有生豬屠宰產能約150萬頭。公司預計,到今年年底,新增屠宰竣工產能約400萬頭。2020年商品肉豬銷售中屠宰數量較少。未來兩到三年,公司會持續推進生豬屠宰產能的建設。

  而在去年出現較大虧損的禽類業務方面,溫氏股份依然保有信心,預計2021年肉雞銷量目標約為11億只(含毛雞、鮮品和熟食),較2020年增長約4.66%。

  值得一提的是,據最新公布的2021年1月銷售情況簡報,溫氏股份1月銷售肉雞8509.11萬只(含毛雞、鮮品和熟食),收入24.34億元,毛雞銷售均價14.00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12.14%、60.24%、38.20%。公司表示,1月肉雞收入同比上升,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對供需兩端的影響低于去年同期,銷售價格同比上升所致。

  溫氏股份同時強調,去年公司轉型升級工作成果顯著,鮮品和熟食銷量均同比增長約40%,發展勢頭良好。公司之所以大力發展屠宰后鮮品銷售,延伸產業鏈,主要目的是消費終端價格比毛雞價格穩定,將產品打通到銷售終端,有利于維持價格穩定。在行情低迷時,公司可以及時進行屠宰收儲,減少毛雞銷售壓力。

  與牧原股份差距繼續拉大

  作為市場曾經的“養豬一哥”,溫氏股份近幾年的業績表現相比同行較為遜色。在龍頭老大地位被牧原股份取代后,如今又被正邦科技所超越。

  根據多家養殖企業披露的2020年生豬銷售情況簡報顯示,牧原股份2020年全年共銷售生豬1811.5萬頭,銷售數量同比增加76.68%;正邦科技2020年全年共銷售生豬955.97萬頭,同比增加65.28%。而溫氏股份954.55萬頭的銷售規模只能屈居第三。

  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也更能反映這一位次變化。A股生豬行情自2019年1月啟動以來,牧原股份的累計漲幅高達654%,而同區間溫氏股份的股價反而下跌5.63%。2020年初,牧原股份即超越溫氏股份成為畜牧業市值第一股,如今4697億元的總市值更是溫氏股份1204億元的接近4倍。

  從生豬業務來看,相比牧原股份自建養殖場的直營模式,溫氏股份所走的則是“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兩種模式各有優劣,“公司+農戶”更加輕資產化,規模擴張速度較快,但弊端是毛利率較低。天眼查數據顯示,同樣是采用“公司+農戶”的溫氏股份和正邦科技2020年上半年生豬養殖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8.39%和35.72%,遠低于牧原股份的63.27%。

  另一方面,在經營策略上,面對2019年啟動的豬周期行情,牧原股份選擇大幅擴張產能,而溫氏股份則較為保守,采取了減少投苗的策略,從而導致雙方的差距在2020年被迅速拉大。

  不過,在本次調研中,溫氏股份表示,公司在2020年對組織架構做了較大的調整,探索了不同形式的激勵政策,并將豬業拆分為豬業一部和豬業二部,在內部形成了良好的競爭和激勵環境,同時管理規模和跨度更加科學合理,管理效率和效果也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