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半年豬肉進口超200萬噸!養豬依舊處于虧潤,巨頭們面臨成本“大考”

來源: 綜合期貨日報、新華財經   作者:    時間: 2021-07-12

今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處于下行通道。農業農村部7月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28日—7月2日,生豬價格止跌回升,但同比價格跌幅依然高達53.3%,依舊處于低位運行態勢。有消息稱,7月9日,全國生豬出欄價格穩步上漲,低谷期生豬出欄數量減少,部分屠宰企業出現搶豬現象。

目前外購仔豬飼養仍舊虧損,集團自繁自養依舊虧損

光大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呂品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生豬出欄體重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130公斤左右,說明肥豬存欄還需要一定時間消化。另外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1—5月份,豬肉進口量為196萬噸,同比增加13.7%,疊加去年11—12月份出庫受限的80萬噸凍豬肉,合計相當于增加了近3000萬頭生豬供給,短期市場壓力依然較大。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今年以來,豬肉的單月進口量呈現逐月下降趨勢,此外最近國外豬肉價格上漲明顯,貿易商利潤壓縮,預計下半年進口量會繼續減少。

據中原期貨高級分析師劉四奎介紹,2021年上半年,生豬產能持續恢復,春節前后發現豬瘟引發市場擔憂,養殖企業壓欄和二次育肥風行一時。后期隨著生豬價格的下跌,市場供應進一步增加,疊加上半年接近200萬噸的進口豬肉壓力,適逢國內消費淡季,國內生豬價格連續經歷一、二季度下跌,于6月22日跌至12.65元/公斤低位,外購仔豬全面虧損,最高虧損達1000元/頭,自繁自養開始出現虧損。國家相關部委發布三級預警,適時啟動豬肉收儲,7月7日,中央豬肉收儲2萬噸,成交17000噸,流標3000噸,成交最高價25920元/噸,最低價25880元/噸,成交均價25918元/噸,折合13元/斤,超過最新市場批發價12.2元/斤,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緩解。目前外購仔豬飼養仍舊虧損,集團自繁自養依舊虧損,散戶養殖或出現一定緩解,但是整體情況仍不容樂觀。

記者發現,最近一段時間生豬出欄量及出欄體重均開始下滑,產業出欄進度逐步放緩。隨著集團企業月初出欄壓力的逐步減弱,市場屠宰數量開始逐步減少,而受前期深度虧損影響,養殖戶挺價情緒也逐漸轉濃,生豬市場供應端得以喘息。

“按照當前全國出欄價在15—16元/公斤的水平來看,自繁自養企業整體處于盈虧平衡線附近,養殖情緒仍然比較悲觀。3月以來,豬價格一路跌至500元/頭以下,接近腰斬。最近雖價格有所企穩,但經歷本輪下跌后,養殖戶對補欄沒太多動力,規模企業更多以淘汰落后產能優化母豬種群為主。”銀河期貨生豬豆粕研究員陳界正表示,7月期間生豬供應壓力應當會繼續緩解,一方面,6月確實有過度出欄情況,出欄量上看,當期生豬出欄基本已經接近2017年水平,其中規模企業增量最明顯,期間,規模企業和養殖戶價差持續下跌,反映規模廠出欄意愿強烈。

“當前自繁自養企業養殖利潤在103元/頭,較前兩周有所好轉,外購仔豬育肥則仍虧損1089元/頭。在養殖端大面積虧損的現狀下,大企業調整發展節奏,由快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淘汰低效能母豬,打造高健康豬群。散戶在大幅虧損的情況下,同樣加快了基礎母豬的淘汰。同時外購仔豬補欄積極性不高,豬價格維持低迷。”東興期貨生豬研究員俞涵麗說。

在華融融達生豬研究員于士程看來,供應端壓力高峰期已經過去,目前市場大肥比率非常低,近期主要是四川西南地區疫情有所反復,但集中在川南地區,死亡率并不高,整體影響不大,河南地區供應量有所減少,目前主要是消費淡季,從現貨角度看,需求沒有明顯好轉,后期主要是看8月中下旬的中秋備貨和高校開學的需求。

此外,據新華財經報道,今年以來,豬價頻創“新低”。近日,各家上市豬企陸續公布6月生豬銷售情況簡報,銷售價格低迷,持續跌破豬企自繁自育“成本線”,頭部豬企發展重點從快速擴張轉為降本增效。業內人士指出,實現降本增效的根本還是提升養殖本身的效率。此外,豬企需完善人才管理和資金儲備,做好迎接行業冬天來臨的準備。

記者梳理上市豬企公開信息發現,今年一季度,受益于“全自養”模式,牧原股份優勢突出,養殖完全成本在16元/公斤左右。而其他豬企成本偏高,正邦科技和新希望六和養殖完全成本均在20元/公斤以上,分別是21.6元/公斤、20元/公斤。

今年4月份以來,隨著低效種豬淘汰、自產仔豬占比提升、生物安全防控升級以及管理的精細化,目前上市豬企養殖成本有所下行。牧原股份預計四季度商品豬完全成本會降至14元/公斤左右。

 降本增效,豬企積極“應考”

豬周期持續下行,各豬企面臨“大考”。在原材料、員工成本、防非費用開支都上漲的情況下,多家豬企向新華財經表示,今年的核心工作是做好成本管理,逐步降低資本開支,壓降養殖成本。

牧原股份表示,面對行業周期性波動,公司一方面合理控制資本開支,保證現金流安全,根據資金情況保持合理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持續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升級,助推養豬產業提升生產效率,復制標桿成績,降低生產成本。

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牧原股份能繁母豬存欄為275.6萬頭,較3月底有所下降。主要是公司為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養殖成本,對產仔數較低的母豬進行了主動淘汰;另外,對健康基礎差的母豬場進行替換更新,打造高健康豬群。同時,調整發展節奏,由快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停止了在生長場進行大圈配種,保證順暢運營。

正邦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的豬市行情會影響一些企業的擴產計劃,“大家會點一下剎車,不像去年有欄舍就滿上生豬產能,會用新的現代化產能填補,追求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正邦科技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降低成本:一是提前淘汰低效種豬;二是降低飼養成本,如用小麥替代部分玉米;三是加強養殖管理,開發App,可從投苗、飼養、防疫等各個養殖環節對農戶進行指導。為把成本降到最低,正邦科技加大自繁自養的產能占比,2020年“公司+農戶”產能占比達60%,預計到2021年底,公司自繁自養產能占比將達到60%。

新希望六和對新華財經表示,基于對當前和未來兩三年的市場環境判斷,盡管現在對豬產業的經營導向進行了調整,但新希望六和將堅持發展豬養殖產業,只是將更加強調“經營有效性和可持續性”,聚焦價值和利益最大化,并從發展方向和經營導向上作出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