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集團豬企可能會出現破產?
身處典型的周期性行業,養豬并不是一筆永遠賺錢的買賣。
10月27日晚間,國內養殖規模最大的溫氏股份發布了三季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其營收同比減少16%至465.69億元,凈利潤亦重挫217.71%至-97.0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收為159.39億元,同比下滑18.20%,凈利潤同比下滑276.21%,巨損72.04億元,這是其自2015年上市以來虧損最多的一個季度。
由盈轉虧的并非只有溫氏股份,規模較小的唐人神業績也十分堪憂。同日晚間,唐人神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2.55億元,同比增長22.5%,凈虧損3.98億元,同比下降156.29%。其中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雖微增0.88%至54.22億元,但凈利潤卻告虧5.73億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報告期內生豬銷售價格大幅下降,疊加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及疫情影響等因素,生豬養殖成本上升,導致豬產業虧損......”實際上,在豬肉概念股的三季度業績預告中,這句話幾乎均可找到對應原文。
第三季度深度虧損
2019年是生豬價格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的起始之年,在非洲豬瘟疫情的持續影響下,這一年溫氏股份的生豬出欄量由2018年的2229萬頭下滑至1851萬頭,但該公司仍憑借超250%的增速,近140億元的凈利潤規模位居2019年最賺錢的A股上市豬企榜首,平均日賺約3827萬元。這也是其自上市以來亮出的一份“成色”最佳的成績單。
“受國內生豬價格大幅度連續下跌影響,養豬行業第三季度陷入全面虧損,加上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公司出欄肉豬包含較大比例外購苗育肥豬、處置低效能種豬等因素推高養豬成本,公司前三季度的肉豬養殖業務出現深度虧損。”
目前,溫氏、牧原、正邦和新希望是國內養豬規模最大的四家企業。10月中旬,主要從事飼料、生豬、獸藥及農藥生產與銷售的天邦股份預計前三季度虧損27億元至2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8.24億元。其中,第三季度虧損20.5億元至22.5億元;新希望亦預計前三季度虧損59.95億元至63.95億元,其中第三季度預虧25.8億元至29.8億元。
“豬中茅臺”牧原股份也未能獨善其身。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58.53%,從2020年同期的209.88億元縮減至87.04億元,其中第三季度虧損8.22億元,這是其近三年來首次單季虧損。
何時能夠反彈?
那么,豬肉價格是否存在繼續下行風險?
實際上,此前有行業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各家企業的擴產規劃可用“兇猛”來形容,擴張速度已遠遠超出行業的增長速度,“各大豬企擴張步伐不止,將加速周期的下行。我覺得現在企業的規劃不能過于激進,應及時理性的安排及調整生產計劃,現在是行業需要降溫的時候,而不是再去鼓勵大家去瘋狂擴張,畢竟在周期下行過程中,企業將面臨利潤大幅縮水或出現資金鏈斷裂等情況”。
半個月前,國信證券在其研報預測,從目前的屠宰均重以及后續肥豬出欄的環比增加來看,四季度豬價很難有明顯的盈利性反彈,春節后豬價壓力可能會更大,“接下來的半年內,規模集團養殖企業可能出現現金流極度緊張或者破產案例;周期波動仍然取決于散戶而不是集團企業,豬價持續低迷有利于周期提前反轉。”
豬肉價格反彈業內稱難言趨勢反轉
豬肉儲備是做好生豬和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的重要政策工具。今年7月份以來,為應對生豬和豬肉價格過快下跌,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并指導各地同步進行,以穩定市場預期。
10月10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收儲3萬噸中央儲備豬肉,并布局存儲在12個省份。10月28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擬于近期啟動第二輪臨時儲備收儲工作。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收儲短期或有利于豬價的企穩回暖,但難以帶來豬周期拐點,供需結構變化才是豬肉價格的決定性因素。
從目前情況看,收儲效果已有所顯現。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梳理,10月中旬以來,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出現階段性回升,由10月12日的17.53元/公斤漲至10月29日的22.53元/公斤,漲幅達28.52%。
家住哈爾濱市的李女士對記者表示,“之前超市中特價豬肉每斤大概5元至7元,目前價格已漲至13元/斤,總體來看價格仍不高。”
華聯期貨研究員蔣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日多地開啟腌臘肉、灌腸等入冬儲備工作,屠宰企業開工小幅上行,市場需求提升明顯。雖然消費有季節性回暖趨勢,但四季度仍呈現供應大于需求的情況,預計明年上半年大概率將維持供給過剩格局,2022年年后豬肉價格或存在二次探底可能。
東北證券研究所總經理助理沈新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結合以往豬周期出清規律,預計此輪超級豬周期的下行階段或將再持續半年以上。從供需視角來看,由于此前豬周期上行階段豬企盈利頗豐,資金安全墊較厚,抗跌能力偏強,成本壓力對能繁母豬去化傳導不暢,且當前能繁母豬去化多為低效三元能繁,進而導致對豬價的傳導有所鈍化,故雖然自7月份起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轉負,但現在就說豬價趨勢反轉仍為時尚早。
一周熱點
- 2022-04-29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及參數建立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 2022-04-29海關總署對越南等國19家水產企業采取緊急預防性措施!
- 2022-04-29促進農業規劃編制、動物疫病防控、數字鄉村建設等領域務實合作——中柬農業合作邁上更高水平
- 2022-04-28首次!進口非轉基因大豆按國內期貨定價
- 2022-04-28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前瞻:小麥凈銷售量預計介于20到45萬噸
- 2022-04-28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前瞻:豆粕凈銷售量預計為10萬到25萬噸
- 2022-04-282022年一季度全國飼料生產分析
- 2022-04-26不負新時代青春韶華 共“倡”高質量發展牧歌
- 2022-04-26商務部對外貿易司:中國4月上半月大豆進口裝船情況(分國別)
- 2022-04-26商務部對外貿易司:中國4月上半月大豆進口實際裝船 32.00 萬噸,同比上升 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