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國內飼料行業正處于從數量擴張到品質提升的轉型升級中,同時飼料安全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前提,只有依靠科技手段才能提高產品和企業生存能力。利用生物發酵技術來開發新型飼料資源、生產蛋白質飼料和新型添加劑越來越受到青睞,已成為未來飼料行業發展的趨勢和主要方向,并已取得良好應用。同時,微生態制劑經過多年的研發開拓,憑借其特有的優越性,它的應用必將為提供確實的健康營養的動物食品,保證人民的身體健康作出重大貢獻。微生態制劑在飼料產品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盡管如此,微生態制劑仍是一種新興的產品,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理,組成制劑的菌種的選育,微生態制劑的劑型,制劑中的活菌數、保質期、制劑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以及反色動物微生態制劑和病毒微生態制劑的研究探索等均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同時,在發酵培養基優化、代謝調控、工藝選取、過程控制等環節也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為此,我們特舉辦第二屆“生物飼料發酵新技術與微生態制劑應用”大會。深入交流探討、共謀產業發展。望各相關單位積極參與,具體內容如下:
一、時間地點
時間:2017年1月13日-15日(13日全天報到)
地點:武漢市 (詳見第二輪報到通知)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食品醫藥產業研究院
農業部微生物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支持單位:工業微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漢)
承辦單位:北京地圓一航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三、大會特邀專題報告(順序不分先后):
1.新型生物飼料關鍵技術研究與新產品的開發
報告人:丁宏標 研究員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德國聯合生態飼料研究室主任
2.新一代生物飼料發酵工程技術
報告人:李江華 教授
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系統與生物加工研究室
3.微生態技術在養豬生產中的全程應用
報告人:梁運祥 教授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技學院副院長主任
4.芽胞桿菌發酵研究優化與產業化開發進展
報告人:陳振民 教授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技學院發酵工程室、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工程師
5.棕櫚仁粕纖維降解菌的篩選及其纖維素酶和多肽飼料的研制
報告人:殷臘生 教授
時代(中國)活性多肽研究所所長
6.發酵飼料在畜牧業中的應用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報告人:張鐵鷹 博士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飼料安全與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酶制劑與微生態青年專家
7.飼用酵母的研究進展與應用展望
報告人:陳 雄 教授
湖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
8.發酵飼料相關法規標準概述
報告人:王衛國 教授
河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中國糧油學會飼料分會副
會長、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9.
報告人:樂國偉 教授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營養代謝與調控研究室主任、食品營養與
安全研究所所長
四、專家答疑
為滿足參會代表所關心的問題能與專家老師充分交流探討,特設立提問答疑專場。需要提問的代表請認真填寫回執表中相關內容,以確保得到專家有針對性回復。
五、參會對象
各級農業、畜牧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學會)負責人;相關科研院所、院校研究員、教授、研究生;各從事飼料、添加劑、制劑、生物技術、發酵工程、畜牧飼料、養殖業的技術型、研發型、生產型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研發總監、生產技術骨干等。
六、相關費用
會務費:現場繳費2200元/人,提前匯款2000元/人;在校學生持學生證1200元/人。會務費包括:培訓、研討、會議資料。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七、會議說明
1、交流會結束后,可由中國食品醫藥產業研究院頒發證書。
2、研究院官網可為參會企業免費提供企業展示專欄;為科研專家老師提供專家學者專欄,可免費發布論文。
3、本次會議將征集與生物飼料、發酵工程相關的論文。屆時將在中國食品醫藥產業研究院官網專欄發表,并向有關核心期刊推薦。來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且論點鮮明、數據可靠、文字精練通順,文稿請用word文檔(A4紙)電子郵件投遞至專用信箱,一般文章以3000~5000字為宜。2017年1月6日截稿。
八、聯系方式
聯 系 人:金橋 電話/傳真:010-57171914
郵 箱:1945339337@qq.com
手機/微信:18710105471
中國食品醫藥產業研究院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