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此,2021年6月24-26日于湖北宜昌召開的“第六屆動物早期營養(yǎng)與健康應用技術研討會”上,研討會組委會將邀請畜牧領域的知名專家及企業(yè)代表,共同探討酵母活性物質在動物消化、代謝、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
擬邀請專家及企業(yè)代表如下:
印遇龍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 德 四川農業(yè)大學 校長
譚北平 廣東海洋大學 副校長
咼于明 中國農業(yè)大學 教授
韋 平 廣 西 大 學 教授
齊廣海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研究員
解綬啟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員
畢英佐 華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首席專家
吳榮華 西南大學 副教授
王洪燕 天津瑞孚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水寶 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教授
王學東 武漢輕工大學 教授
吳 信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 研究員
胡駿鵬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農業(yè)技術中心 總經理
更多行業(yè)專家及企業(yè)代表正在邀請中。
機會難得,敬請關注!
【酵母活性物質研究進展預告:酵母細胞壁多糖賦能機體免疫提升】
酵母細胞壁多糖富含甘露寡糖、β-葡聚糖等功能成分,是一種良好的動物機體免疫調節(jié)劑,廣泛應用與飼料、養(yǎng)殖、生物發(fā)酵、動保等領域。其作為酵母工業(yè)在食品調味領域的副產物,卻在動物健康養(yǎng)殖領域大放異彩,其機理及深加工產品的研究開發(fā)越發(fā)收到行業(yè)的關注。
本試驗著重探討了酵母細胞壁多糖在仔豬免疫中的作用, 為酵母細胞壁多糖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
本試驗選用長×大初生仔豬 180 頭,分別產自 18 頭遺傳背景相同、胎次一致、體重及妊娠期相近的種母豬。 通過合理寄養(yǎng)使各頭母豬帶仔數目相同(均為 10 頭),窩重相近。試驗分為 A、B 兩部分。其中 A 試驗中仔豬補料及日糧中含有一定水平的抗生素,B 試驗日糧中則不含抗生素。 試驗 A 共分為 4 組,每組 3 個重復,分別對應于 3 頭母豬所帶的 30 頭仔豬。 試驗 B 共分為 2 組,每組 3 個重復,亦分別對應于 3 頭母豬所帶的 30 頭仔豬。
AB 試驗仔豬28 日齡斷奶前采用灌服法飼喂酵母細胞壁多糖, 斷奶至試驗結束(42 日齡)在保育料中添加酵母細胞壁多糖。
在試驗 A 中,對照組與試驗各組在仔豬斷奶前均補飼含有抗生素(吉他霉素 50 mg/kg+硫酸粘桿菌素30 mg/kg)的哺乳仔豬料,同時,對照組經口灌服生理鹽水 6 mL,而試驗組分別灌服含有 0.1、0.2、0.3 g 酵母細胞壁的生理鹽水 6 mL(懸浮液)。 斷奶后對照組飼喂含有抗生素(吉他霉素 50 mg/kg+ 硫酸粘桿菌素 30 mg/kg)的保育仔豬基礎日糧,試驗各組則在基礎日糧中添加 500、1000、2000 g/t 的酵母細胞壁。 在試驗 B 中,對照組與試驗組在仔豬斷奶前均補飼不含抗生素的哺乳仔豬料,同時,對照組經口灌服生理鹽水 6 mL,而試驗組灌服含有 0.6 g 酵母細胞壁的生理鹽水 6 mL (懸浮液)。 斷奶后,對照組飼喂不含抗生素的保育仔豬基礎日糧,試驗組則在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 3000 g/t 的酵母細胞壁。
1.2測定指標
于 42 日齡試驗結束時, 檢測仔豬血清內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和堿性磷酸酶(ALP),以反映仔豬的肝臟功能及非特異性免疫水平。 于 7、14 日齡和 21 日齡分別注射藍耳病(PRRS) 疫苗、偽狂犬(PR) 疫苗和豬瘟(HC)疫苗。 在試驗結束時,每個重復選擇一頭仔豬,檢測血清中上述疫苗相應的抗體效價,以反映 酵母細胞壁對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影響。
1.3數據處理
用 SAS 程序 LSD 法對 A 部分試驗進行顯著性檢驗;利用 t 檢驗分析 B 部分試驗的統(tǒng)計結果顯著性。 數據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結果及分析
2.1添加酵母細胞壁對仔豬部分非特異性免疫指標的影響 見表 1 和表 2。
表1 :A試驗酵母細胞壁多糖對仔豬血清中ALT、AST 活性和 ALP 活性的影響U/L
ALT 和 AST 是反應動物肝臟功能的重要指標。由表 1 可知,添加酵母細胞壁多糖可同時降低 ALT和AST活性,改善肝臟功能。隨著酵母細胞壁多糖用量的增加LT 和 AST 活性均顯示出下降的趨勢。
ALP 是一種重要的免疫相關酶,參與機體的代謝調控,且是溶酶體酶的重要組成部分。試驗結果顯示,添加酵母細胞壁可提高 ALP 的活性,各試驗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5)。這提示酵母細胞壁多糖可以改善仔豬的非特異性免疫水平。
B 試驗與 A 試驗基礎日糧存在是否應用抗生素的差異, 使得二者對照組相應的檢測結果并不完全一致。 但分析 B 試驗內對照組與試驗組的差異發(fā)現,基礎日糧中是否使用抗生素,并沒有影響酵母細胞壁對檢測指標作用的趨勢。 在 B 試驗中,添加酵母細胞壁同樣降低了 ALT 和 AST 的水平,提高了 ALP 的活性。 其中,對照組和試驗組間AST 和 ALP 兩指標均有顯著差異(P < 0.05)。2.2添加酵母細胞壁對仔豬部分抗體效價的影響 見表3。
表 3 :試驗 A 各組仔豬血清HC、PR 和 PRRS 抗體效價 OD 值
表3是試驗結束時 A 試驗各組仔豬血清內HC、PR 和 PRRS 抗體效價水平的檢測結果。 從試驗結果可以發(fā)現,各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3 種疫苗的抗體效價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總體來看,酵母細胞壁具有強化仔豬特異性免疫應答的效果。 但各試驗組間無顯著差異, 這可能與母源抗體的干擾及樣本量偏少有關。
表4表明,在不添加抗生素的B實驗中,試驗組的 HC、PR 和 PRRS 抗體效價同樣較對照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與對照組均無顯著差異。
表4:試驗 B 各組仔豬血清內HC、PR 和 PRRS 抗體效價 OD 值
組別HC 抗體PR 抗體PRRS 抗體
對照組0.71±0.270.64±0.280.41±0.24
試驗組0.84±0.250.74±0.190.43±0.09
綜合 A、B 兩組試驗的結果可見,無論飼料中是否含有抗生素, 酵母細胞壁均顯示出提高仔豬疫苗抗體效價的趨勢, 提示其可能具有一定免疫佐劑的作用。
3、小結
由于本試驗是對酵母細胞壁影響仔豬免疫功能的初步探討,試驗設計中尚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B 試驗中試驗組提高了酵母細胞壁的用量,主要是為了防止該部分試驗仔豬由于飼料中沒有添加抗生素而導致嚴重腹瀉。 但偏高的添加量降低了B 試驗與 A 試驗結果的可參照性。
由本試驗可知, 酵母細胞壁可強化仔豬的非特異性免疫,降低 ALT 和 AST 的水平,提高 ALP 的活性;酵母細胞壁對提高藍耳病、偽狂犬和豬瘟的抗體效價有一定促進作用; 日糧中是否使用抗生素, 對酵母細胞壁影響免疫功能的作用趨勢未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