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多地少,糧食產量有限,農產品供需矛盾較大,農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是,豐富的分有效地得到開發利農作物秸稈資源還遠未充用。其實秸稈是一種潛在的、間接的食物來源。12日記者在農博會布展現場走訪時了解到,吉林省開發研制出了一系列以農作物廢棄秸稈、畜禽糞便為生產原料的農用器械,可以利用秸稈等農作物廢料開發生產有機肥料、秸稈顆粒飼料,變廢為“寶”,一公頃地可為農民增收100余元。
據了解,該技術和設備已通過省級堅定。吉林省開發的秸稈飼料和秸稈有機復合肥生產線,目前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生產效率高,節能,低噪音,靈活性強,它的研制成功改變了傳統喂養的方式,可實現科學化、機械化、顆粒化喂養。
此外,生產秸稈綠色有機復合肥,可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讓我們算一筆帳,建一個生產5000噸的有機肥廠,年產值可達到800萬元,年利潤125萬元。可解決80人就業,可利用秸稈2000噸,每噸秸稈可增加農民收入100元。僅秸稈利用一項可為當地帶來20多萬元的農業收入。可使6000公頃農作物實現綠色化。建一個年產萬噸草食動物秸稈顆粒配合飼料廠,年產值940萬元,可成為2000頭奶牛全年飼料,一年可利用6000噸秸稈。
據專家介紹,用秸稈制肥料,可增強土壤的生物活性,增強保肥供肥的作用,可提供作物豐富、全面、均衡的營養,增強農作物抗生理病害的機能。用秸稈制飼料喂牛、鹿等牲畜,采食量大、營養全、增重快,產奶量大,奶質好,秸稈消化吸收好,利用率可提高15%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