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原料檢測 » 正文

多維預混合飼料中維生素E的測定

  作者: 來源: 日期:2007-04-23  

 

 

測定多維預混合飼料中的維生素E有多種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會使用將樣品進行皂化,然后用溶劑進行萃取,揮發(fā)溶劑后再進行稀釋,配制到一定的濃度,再進行HPLC的分析。
我們先來討論一下皂化的作用。皂化是一種化學反應,是酯類化合物和強堿反應,生成醇和酸的反應,生成的酸再和強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在飼料的分析中不是利用反應的生成物,而是有以下的作用:
      對于用明膠包膜的維生素組分,可以打開明膠包膜,使內(nèi)容物溶出。
      對于脂溶性維生素,通過萃取可以去除一部分雜質(zhì)。
      可以在分析低含量脂溶性維生素樣品時,濃縮組分。
      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皂化反應在分析維生素E組分時,可以起去除一部分雜質(zhì),在分析低含量樣品時可以起到濃縮組分的作用。在進行皂化反應和萃取的過程中,操作的難度較高,影響準確度的因素很多,如果操作者不熟練的話,則會得到偏低的結果,甚至測不出維生素E來。因為維生素E醋酸酯經(jīng)皂化后會變成生育酚,而酚羥基從理論上說是帶有酸性的,極易破壞。所以化驗員要進行反復的練習后,并經(jīng)過回收率的測試后,才能進行樣品的分析操作。對于多維預混合飼料中的維生素E,一般來說含量比較高,雜質(zhì)的干擾也可以忽略。因此,下面推薦一種直接萃取的方法來進行分析,操作簡單準確度很高;
多維預混料中維生素E醋酸酯的測定 
       試驗方法
除特別注明外,試驗中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相應純度的水,溶液為水溶液,試驗儀器為一般實驗室設備。 
       試劑和溶液:
             甲醇(HPLC級)
             甲醇
             維生素E醋酸酯對照品
標準溶液的制備:
      稱取維生素E醋酸酯對照品約100mg (準確到0.0001g), 置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搖勻后再精密吸取10.00mL 置于另一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濃度約為100μg/mL。
維生素預混料樣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預混料約1g (精確到0.0001g)于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甲醇約70mL,置于50℃超聲波水浴中處理20 min,冷至室溫后用甲醇定容,充分搖勻。再取部分溶液用甲醇進行稀釋,最終濃度約在50 ~ 120μg/mL,取部分溶液離心,上層清液通過0.45 μm濾膜過濾后,用于HPLC測定。
進樣:
      將標準溶液和試樣溶液各50μL依次注入儀器進行分析。(進樣量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儀器自行調(diào)整)
色譜條件
      色譜柱:Lichrospher 100 RP-8, C8, 5μm, 250mm × 4.0mm 
      流動相: 甲醇 (HPLC級)
      流速: 1.0 mL/min       
      進樣量: 50 μL
      檢測波長: 285nm
      運行時間: 約7min
分析結果的計算:
樣品中所含維生素E(mg/g)的效價可依照下式計算: 
                     Cst × Wst × As × ns
   維生素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 Ast ×nst 
      式中:Cst — 維生素E對照品的含量,%;
      Wst — 維生素E對照品的質(zhì)量,m g;
      Ast — 維生素E對照品的峰面積;
      As — 樣品溶液的維生素E峰面積;
      nst — 維生素E標準溶液的稀釋倍數(shù);
      ns — 樣品溶液的稀釋倍數(shù);
      W — 樣品的質(zhì)量,g。
      注:如果樣品中雜質(zhì)太多,在高效液相色譜中與維生素E分離不完全,則應采用皂化的分析方法進行分析。
      使用直接萃取的本方法進行多維預混料中維生素E醋酸酯的分析,其回收率可以高達95%以上,準確度非常的高。  
                     多維預混料中測定維生素B2的準確性
       本文討論在多維預混料中測定維生素B2的準確性的問題。
       在談論正題之前,先談一下有關的概念問題。一般我們在化驗樣品的時候至少要一式二份,測定平行數(shù)據(jù)然后取平均值。這是一個測定的精密度的問題。我們說有時候二份測定的平行數(shù)據(jù)很好,相對偏差很小,那么是否就是分析的結果就是很準確呢?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射五支箭,全部射在箭靶的邊緣的一點上,雖然遠離靶心,可是卻射在一個點上。我們說這是精密度很好,但卻準確度不高。就像我們做分析數(shù)據(jù),平行數(shù)據(jù)很好,亦就是說雖然精密度很好,但是離開真實的數(shù)據(jù)卻偏離很多。如果五支箭射在紅心周圍的一定的區(qū)域內(nèi),雖然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它的平均值就比較的接近準確數(shù)據(jù)。那麼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就引出一個測定方法的回收率的問題。因為,分析預混合飼料產(chǎn)品不同于分析單一的組分,例如:單一的維生素原料或單一的藥品等。因為預混合飼料中有很多組分,也存在許多雜質(zhì),有些甚至對測定會有干擾。我們說要把樣品先進行預處理,要把我們要測定的組分完全的分離出來,消除干擾的因素,然后才能進行有效的分析。把需要的組分完全的從樣品中分離出來,是提高回收率的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我們希望對需分析的目標組分的回收率最好是達到100%的完全分離出來,但是組分的回收率還會受到其他好多因素的影響,在這里就不作討論了。對于本文的主題,在多維預混料中測定維生素B2來說,影響測定準確度的最大的因素就是萃取回收率的問題。

       我們最常用的分離方法之一就是把目標組分用溶劑從樣品中萃取出來,對于維生素B2組分來說也是如此。先精密稱取一定量的樣品,然后加入萃取液,放在超聲波水浴中處理,進行萃取。最后根據(jù)濃度進行稀釋、過濾、進樣進行PHLC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知道關鍵的所在。這就是所謂的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對于維生素B2我們最常用的萃取液是用蒸餾水配制的。而維生素B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在一般情況下每100毫升的萃取液只能溶出7毫克的維生素B2(對于不同方法配制的萃取液,可能萃取率不一樣,可以用實驗來確定)。因此我們在進行第一次萃取的時候,就是要考慮這個問題。由于各種配方中所含的量是不一樣的,我們既要考慮取樣量的代表性,又要考慮到所含維生素B2的量。比如說:如果一個配方中含維生素B2為30g/kg,那么稱取一克樣品的話,其中就包含了30mg的維生素B2。那么我們首次萃取就應該用500ml的容量瓶,先放入450ml左右的萃取液,置于超聲波水浴中進行萃取,然后再稀釋到刻度。再如,如果一個配方中含有維生素B2 的量為10g/kg,那么稱取一克樣品時,其中包含了10mg的維生素B2。我們就可以第一次用150ml的容量瓶來進行萃取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分析結果,當然我們也可以調(diào)節(jié)稱量來控制萃取的量。
       對于化驗不知含量的配方,我們只做一次分析的話,就有可能會得出不準確的結論。所以我們要進行至少兩次不同濃度的萃取過程才能得到準確的分析結果。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如果忽略了這個問題,就會得出很糟糕的分析結果。
對于回收率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我們將會在以后的討論中一一加以論述。 
關于斑蟊黃制劑制假或摻假的簡易識別 
       斑蟊黃的學名是:ββ-胡蘿卜-4,4-二酮,這是眾多類胡蘿卜素中的一種。在常用的飼料配方中經(jīng)常會用到一些斑蟊黃的制劑作為著色添加劑,尤其是禽類的飼料配方。常用的產(chǎn)品有:羅氏的加麗紅、BASF的露康定紅和新和成公司的和成紅等斑蟊黃的產(chǎn)品。
       由于斑蟊黃制品生產(chǎn)廠家比較少,而用途比較廣,因此有一段時間市面上出售的斑蟊黃制劑造假很厲害。由于一般的客戶缺少有效的分析儀器,很難一下子識別出來。開始是100%的假貨,這樣用定性的方法就可以鑒別出來。后來造假者使用摻假的手段,在10%的斑蟊黃制劑中摻入20%左右的假貨。這樣用一般的定性的方法是識別不出來的。因為其中還是含有8%左右的斑蟊黃,使用時也有一點效果。造假者就是通過這樣的手段來獲取不正當?shù)睦麧櫋?
       基于假的斑蟊黃制劑的性狀完全不同于真的斑蟊黃制劑的外形,因此我們推薦一種用普通的立體顯微鏡觀察的方法來識別。見下面的照片:


       我們可以從兩張照片中看到兩種不同形狀的制劑。前一種是造假者用一種鹽類的東西摻入紅粉,如果用肉眼觀察是一種深紅色的顆粒狀粉劑,和真品一摸一樣,難以分別,在顯微鏡下就是不規(guī)則的白色顆粒外面包裹了紅粉。而第二張照片是真正的斑蟊黃制劑,紅色的球狀顆粒,外面的白色的是制造時的副料,如淀粉等。
      這一張照片中,就摻有占總含量20%的假貨。可以看到,在紅色的斑蟊黃顆粒中摻有白色的涂有紅粉的鹽塊。因此,用顯微鏡觀察這個簡單的方法就能識別斑蟊黃制劑中是否有制假或摻假的現(xiàn)象。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