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與方法
1.1油脂的來源
冷噴油、乳脂粉A(乳化脂肪≥50%,低聚糖≥45%)、乳脂粉B(乳化脂肪≥50%,乳糖≥45%)由江西元昌工業有限公司提供; 福湘飼料專用油由正虹飼料有限公司提供; 大豆油購于場。
1.2 試驗日糧及組成
試驗參考NRC營養需要推薦及飼養標準以玉米豆粕型飼料配制基礎日糧,試驗組日糧按照張子儀報道的方法,用替換法測飼料能量的有效率的方法,并綜合考慮試驗用油脂的物理狀態和飼料的適口性略作改進,分別以8%的乳脂粉A、乳脂粉B和冷噴油以及4%的飼料專用油、大豆油替換基礎日糧(見表1)。
表1 日糧配方
日糧組成%基礎日糧組乳脂粉A組乳脂粉B組冷噴油組飼料專用油組大豆油組
玉米71.065.365.365.368.268.2
豆粕252323232424
乳脂粉A080000
乳脂粉B008000
冷噴油000800
飼料專用油00004.00
大豆油000004
4%預混料 4.03.73.73.73.83.8
1.3 試驗動物、飼養管理及處理
選用24頭體重為20kg的三元雜交(杜洛克×長白×大約克)公豬,按體重隨機分為6個處理,每個處理依次飼喂基礎日糧組、乳脂粉A組、乳脂粉B組、冷噴油組、飼料專用油組和大豆油組,每個處理4個重復,每個重復1頭豬,按照單因子設計,置于代謝籠內單獨飼養,各處理日糧見表1,飼喂時在日糧中均勻拌入0.1%的二氧化鈦(TiO2),日喂三餐,自由飲水,預飼5d。試驗采用全收糞法,第6天采集糞樣,連續采集3d。將3d采集的糞樣拌勻,放入65℃烘箱內制成風干樣,干樣經40目粉碎后置于樣品袋內放于-20℃冰箱內保存待測。
1.4 考察指標與測定方法
待消化試驗結束后,根據張子儀報道的方法測定飼料樣和糞樣中的干物質(DM)、總能(GE),根據YIN報道的方法測定飼料和糞樣中的二氧化鈦(TiO2),計算飼用油脂的消化能和能量消化率。
1.5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先用Microsoft Excel作初步整理后,再用SAS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2可見,試驗所用的5種油脂的能量的表觀消化率以乳脂粉A最高,為96.14%,冷噴油最差,為64.52%,這表明生長豬對乳脂粉A的能量利用率要優于其他4種油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飼料成本,提高飼料的能量的利用率。
表2 不同來源的油脂的表觀消化能
油脂乳脂粉A乳脂粉B冷噴油飼料專用油大豆油
消化能MJ/kg 26.3429.8627.4937.3732.02
能量消化率%96.14±1.83a87.92±2.70b64.52±2.86d86.61±3.14b76.09±3.20c
注:a,b,c,d,P<01051
3 討論
畜禽飼糧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在常用的植物性飼糧中含量最高,來源豐富;蛋白質用作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較低,并且蛋白質在動物體內不能完全氧化,氨基酸脫氨產生的氨過多,對動物機體有害,因此把蛋白質作為能源物質使用既不經濟也不適用。根據中國和NRC飼養標準,各階段豬的消化能需求約為12125~16174MJ/kg,代謝能需求約為12105~ 16107MJ/kg。根據飼料配方的原則和我國常用的飼料原料的能量含量,張子儀建議制定配方時,必須添加油脂以確保能量和蛋白質的平衡。在配制飼料時,油脂的消化能是決定油脂添加比例的關鍵因素,由于當前的文獻對飼用油脂的消化能值鮮見報道,因而生產中均是根據經驗添加油脂,這不僅無法考慮到飼料配方的能量和蛋白質平衡,使得飼料營養物質的供給不能均衡地滿足動物生長發育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營養物質,尤其是能量資源的浪費。本試驗所測得的幾種飼用油脂的表觀消化能值,彌補了這方面的空白,為科學合理地配制飼料提供了參考依據。從試驗的結果看,乳脂粉A和乳脂粉B 的飼養效果和能量消化率均較高,尤其以乳脂粉A的效果最好,這一方面是由于該粉末脂肪的均勻度高、顆粒小,在飼料中混合分級度小,另一方面是由于該脂肪粉的表觀消化能較高,動物對能量的利用效率好,此外添加該粉末脂肪的同時也添加了包被的壁材——低聚糖。低聚糖向來是作為益生素用于畜禽生產,因此在日糧中添加乳脂粉A既提高了日糧的消化能,又增強了機體的免疫力和消化能力,所以該處理的綜合表現最好。
作者:尹富貴等 文章來源:廣西農業生物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