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促使美國在本世紀40年代領先世界各國最早實現了糧食生產機械化。60年代后期,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更加提高,達到了從土地耕翻、整地、播種、田間管理、收獲、干燥等全過程機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經濟作物從種植到收獲各環節的全面機械化。當前依然在種植業、工廠化畜禽飼養、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等方面保持著世界先進水平。高度機械化水平,科學有效的管理,大大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1987年美國農業勞動力人均產值達到了55300美元,是當時其他發達國家的4倍,居世界第一位。農業機械化有力地促進了美國農業的快速發展,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農產品出口大國。
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凱斯萬國公司、福特公司(拖拉機)等大型跨國農機公司生產的農業機械生產率高,性能先進,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制造質量好,使用可靠,方便、舒適性好,為世界先進水平。在本國和世界使用廣泛,深受用戶歡迎。
為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最有效地利用和節約農業資源,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保持農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美國特別重視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的現代化。美國工業如機械、化肥、航空航天等方面為農業提供了大量農業機械、化肥、農用飛機等先進生產資料和裝備,使農業幾十年以來一直成為主要出口產業。美國高度重視農業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機械的推廣和使用。經過長期努力,目前實施保護性耕作(按作物殘茬覆蓋量達到30%為標準計算)的比重,大豆已達到30%—40%、玉米25%。實際屯地表作物殘茬覆蓋量小于30%而接近標準的土地耕作面積遠大于上述數。為了適應農業保護性涯作技術的需要,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凱斯萬國公司等農機廠商,已向農業提供了大量保護性耕作用的少耕、免耕農業機械。
近幾年,美國在谷物聯合收割機、噴霧機、播種機等農業裝備上開始采用衛星全球定位系統監控作業等高新技術。農業出現了向精準農業方向發展的趨勢。
二、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一個人少地多的國家,農牧業發達,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澳大利亞的重要農作物為小麥、甘蔗,其次是大麥、燕麥、棉花、水稻、牧草等。澳大利亞的小麥、水稻、大麥、燕麥、牧草等作物早在1970年左右就實現了生產機械化,至今保持著高度機械化水平。甘蔗是澳大利亞的主要農作物,甘蔗從農田建設、耕整地、種植、田間管理、收獲運輸、裝卸等各環節都使用機械作業,每個農業勞力年均生產甘蔗4000t。澳大利亞的甘蔗機械化程度超過了90%,其中甘蔗收獲機械化占99.9%。甘蔗收獲主要采用切段式收獲,甘蔗段用大型拖車、重型汽車和火車(遠距離)運往糖廠;植保采用飛機噴施農藥和除莠劑,用大型噴灌機灌溉。
澳大利亞牧業發達,全澳有農牧場17.8萬個,其中農牧結合的2.7萬個,純牧業8.4萬個,全國耕地4680.6萬公頃,草地4250.6公頃。牧草和小麥輪作,圍欄放牧,通過草場改良增加載畜量。牧草從種植到收獲全部使用機械。牧草播種采用圓盤開溝播種機、免耕播種機,用機動噴霧機和農用飛機噴農藥、除草劑;牧草收獲采用收割、摟草、壓扁、打捆聯合收割機,也有部分使用割草機、指輪或滾輪摟草機、壓捆機進行分段作業的地區。
澳大利亞農業機械化的特點是:機械化程度高,廣泛采用大功率輪式拖拉機(最大367.7kw)配帶寬幅,聯合作業機組進行作業,如配套施肥播種機寬達21m。
三、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個人少地多,農牧并重的發達國家。其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產值大致相等。加拿大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玉米、馬鈴薯,畜牧業以肉牛、羊、豬為主。加拿大每一個農業勞動力年均生產的農畜產品,糧食高于10萬kg,肉類高于4000kg,牛奶高于1.6萬kg。這么高的農業勞動生產機械的特點是與糧食生產及禽畜飼養高度機械化分不開的。加拿大農業機械的特點是糧食生產和畜類生產機械與設備配備成套性強,田間作業機械從拖拉機到農機具及自走式聯合收割機大部分為大功率、寬幅、高效機具。這和美國的農業機械化基本相似。
加拿大在農業上采用夏季休閑水土保持耕作與冬季秋雪管理的機械化作業。其耕作技術正向保護性耕作技術方向發展。適應耕作技術的變化,近年來普遍推行雙列圓盤犁和偏置式圓盤犁耕作。在作物生長過程中使用雙翼鏟中耕機、翻轉式中耕機或雙翼桿式中耕除草機防治雜草并增施肥料。與美國的免耕法不同的是,加拿大每隔六年左右都將土壤深耕一次。深耕大多采用有壁犁,該犁既可翻動表層土壤以可疏松犁底層。休閑地耕作常用圓盤耙或彈齒耙,有的地塊則用聯合作業機進行一次性覆蓋鎮壓。
加拿大的大草原地區采用積雪融化措施來補充旱地土壤水份。積雪的機械化管理主要是用聯合收割機形成不同茬高、用開溝犁開出積雪溝,用來將冬季降雪積存,防止大風刮出農田。春季根據需要用農用飛機或機引機械噴灑草木灰,將積雪融化,使土壤蓄水增墑。
加拿大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與美國北部地區相近,皆屬高水平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四、法國
法國農業發達,為世界糧食出口大國之一,農業機械化水平高,小麥、玉米等谷物生產、畜禽飼養均已實現了全過程機械化。糧食作物從整地、播種、中耕、病蟲害防治、收獲、運輸、加工、儲存等環節均有相適應的農業機械。法國在作物育種機械和葡萄園機械方面較發達。作物育種從種床準備、播種、田間管理、收獲及收獲后清選、分級、包裝、包衣等有一整套機械供應,特別是種子加工廠,各種設備配套齊全,自動化程度也較高。法國的葡萄園機械,從拖拉機到配套的栽植、剪枝、整形、施肥、施藥、采收、包裝、運輸都有相適應的機械,機械化作業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葡萄采收機械每年生產量較大,也有較多出口。
法國的農機企業主要有雷諾公司、麥賽福格森公司、薩朗約翰迪爾柴油機廠、于阿爾犁業聯合公司、圣迪洛埃拖拉機廠、史陶普手扶拖拉機廠、布朗排灌機械廠以及生產各種噴霧機、噴粉機的埃伏拉特公司等。其中如拖拉機、柴油機、聯合收割機、鏵式犁、葡萄園機械、大型噴霧噴粉機等皆為法國重要農機出口產品。
五、英國
英國的種植業和畜牧業均較發達,種植業以小麥、大麥、甜菜、馬鈴薯為主,畜牧業中牧草種植與青飼種業也較多。種植業從種到收均已實現全過程的高度機械化。農業勞動力約占全國總勞動力的3%,平均每個農業勞力年生產谷物38t、肉類4t。畜牧業中肉牛、奶牛飼養也已高度機械化。如奶牛場從牛的供料、供水、清糞、擠奶及牛奶收集、貯存、運輸等各環節均為機械化作業。奶牛場的奶牛飼養實現了計算機單頭統計擠奶量與按單獨飼料配方供料。
英國的農業機械制造業較發達,農業裝備以種植業和畜牧機械為主,除滿足本國需要外還大量出口。農機企業以小企業為主(50人以下),以麥賽福格森公司等大型跨國企業為主的幾個大型農機企業的產值占農機總產值的66%。麥賽福格森公司在英企業的主要產品有發動機、拖拉機、農業機械等,該公司的輪式拖拉機系列從14.9kw到186.6kw,在基本型基礎上變型有四輪驅動、葡萄園與果園、山地、高地隙、自走底盤、前懸掛、中間懸掛等類專用拖拉機;潑金斯發動機為世界著名的產品。福格森公司生產的中馬力輪式拖拉機有240多種配套農機具,其中有43種犁、37種耕、17種施肥機、16種種植機械、20種田間管理機械、31種運輸機械;還配有水泵、圓盤鋸、壓縮機等其他農用機械30多種。除福格森公司外,卡姆噴霧機廠生產的噴霧機產品系列,規格齊全,藥箱容量從24L到3000L。該廠生產的噴頭壽命長,較一般銅質噴頭提高壽命3倍;還有適應地形起伏噴桿自動平衡機構,靈敏的防滴裝置是該廠的專利;產品遠銷歐、美及亞洲等地。利斯特公司的機動剪羊毛機、氣動剪羊毛機、電動剪羊毛機產品質量高、壽命長,為國際名牌產品。
英國重視74.6kw以上拖拉機的生產,也注意發展與拖拉機配套的各種復式或聯合作業機。奶牛、肉牛飼養和擠奶等機械品種也較齊全。
六、德國
德國耕地面積1197萬公頃,農業人中約占全國總人中7.6%,農業就業人數約200萬人。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農牧結合。農場較小,次于法國和美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也很高,農業和畜牧業均已實現機械化。
德國的農機工業也很發達,每年的出口量約占農業機械的50%,出口額占西歐各國前列。農機產品制造水平高,農機企業對市場需求反映及時,適應能力強,因此在世界上占有較高份額。大型農機企業主要有約翰迪爾公司、凱斯萬國公司、福特公司和麥賽福格森公司等跨國公司,主要農機產品有:拖拉機系列、農業機械系列。德國道依茨聯合公司的發動機、拖拉機、農業機械;芬特公司的拖拉機、自走底盤、農業機械;克拉斯機器制造公司的聯合收割機均較有名。克拉斯機器制造公司為歐洲三大收割機公司之一,年產量2000多臺。除谷物聯合收割機外,該公司的青飼收獲機、牧草撿拾壓捆機等也較有名。
除上述企業外,大型企業還有原東德的前進農機聯合企業。主要農機產品有E512、E514、E516、E517及E524系列谷物聯合收割機和青飼料聯合收割機系列;該企業還生產馬鈴薯聯合收割機、挖掘分離半截機、各種擠奶設備、谷物與牧草種子清選分級與貯存機械,試驗室用種子分級機,磁選與風選機、烘干設備等。
七、意大利
意大利是一個山丘陵為主的國家,平原面積約700萬公頃,全國耕地面積約910萬公頃,土地較分散,大農場較少,30公頃以上的農場僅占總數的2.74%,全國農場平均規模農業勞動力約占全國總人口的3.5%,農業產值占國民總產值的5%。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玉米、水稻。水稻年總產量約130萬t,為歐洲主要產稻國。意大利的農作物生產特別是水稻從土地耕整到種植、除草、收獲等70年代就已實現全部機械化作業,其他小麥、大麥、玉米等也在此前實現了機械化。90年代機械化達到了高度水平。
意大利是歐洲主要葡萄生產園,種植面積在100萬公頃以上。葡萄生產從挖溝、種植、灌溉、剪枝、病蟲害防治、施肥到采摘已實現了全部機械化。葡萄園用的高地隙自走底盤拖拉機除滿足本國需要外,還出口到法國、美國等國家。
除了種植業外,意大利的養豬、奶牛和家禽飼養也全部實現了機械化與工廠化飼養,并達到了高度機械化水平。
意大利的主要農機企業和主要產品有:菲亞特集團紐荷蘭公司(NEWHOLLAND)生產的“FIATAGRI”系列拖拉機,功率從12.5kw到176.5kw(即新66C系列和新G系列);牌號為“FORD”的拖拉機有10個系列,功率從9.2kw到294kw;牌號為“NEWHOLLAND”的聯合收割機有15個型號,功率為88.2kw至220.6kw有15為“FIATAGRI”的聯合收割機也有15個型號,功率從88.2kw至205.9kw。該公司聯合收割機的市場占有率在北美達15%,在西歐達26%。其他如打捆機、青飼收獲機、葡萄收獲機等農業機械在北美市場占有率也達30%—40%。
意大利的拖拉機企業還有SAME公司,年產近百種型號拖拉機,功率從22kw至125kw,產量達4萬臺。其中50%以上供出口。該公司的拖拉機配有8大系列農機具,有犁、耕、播種機、打捆機、持車等,也可用于水田、旱地、葡萄園和園藝作業。此外還有專用于果園和葡萄園的履帶式拖拉機。
八、日本
日本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農業也很發達的國家。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積少,全國人均耕地只有0.044公頃,按農業人中計算人均占有耕地僅0.274公頃,產值占種植業(水稻、小麥、蔬菜、水果等總產值)的47%,田間作業從耕整地、插秧、植保、收獲等全部實現了機械化。1996年,日本的水稻聯合收割機收獲達到了機收的85%(其余為割捆機收)。水稻育秧、插秧、半喂入聯合收獲機械居世界領先水平。能在水稻育秧、移栽方面很快實現機械化,有賴于高度重視農藝和農機的有機結合和高度發達的工業所提供的高質量設備。
除水稻生產外,奶牛飼養、肉牛和養雞、養豬業也都實現了集約化與機械化。設施農業如日光溫室也很發達,溫室內溫度、濕度、通風等自動控制,花卉、蔬菜、養菇等廣泛采用溫室栽培,室內作業小型機械齊全,機械化程度也較高。日本對漁業非常重視,在大力發展遠洋捕撈與加工的同時,特別重視開發和利用沿海水域資源。再次實行“沿海漁業構造改善事業計劃”,1976—1982年共投資2000億日元,設置漁礁、建造養殖和保護沿海漁場,這些措施有力地保護了近海漁場和沿海漁業資源,使沿海漁產品和遠洋捕撈得到了同時發展,在海洋漁業方面居世界前列。日本的農業,特點是水稻生產全過程機械化水平高,產品質量好,對小規模經營適應力強,此外,每公頃農用地拖拉機功率比美國、英國、法國等高度機械化國家投入多(每公頃農用地拖拉機功率:日本8.0kw、美國0.4kw、英國1kw、法國1.6kw、意大利1.5kw)。
日本的農機生產企業有近千家,但小企業多,農業機械主要生產供應集中在久保田、洋馬、井關、三菱四大農機公司。久保田和洋馬等公司生產水稻從育秧到拖拉機、插秧機、植保機械、水稻收獲、脫粒、干燥、運輸等各類農業機械。其中如久保田的SR—331KH溫室育苗播種設備、KS—560C/84C育苗器、SPA65型高速插秧機、S1—6HD兩輪步行式插秧機及PRO481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和洋馬農機公司的輪式拖拉機系列、GP6乘座式插秧機、AP600步行式插秧機、機動噴霧機、CA160、CA215、CA355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及CA600、CA700、CA1200自走式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此外洋馬公司還成批生產1行與2行割捆機和自走式脫粒機,也生產成套干燥與碾米、計量、檢查設備。洋馬公司還特為中國開發了Ce—1人民號聯合收割機。井關公司的拖拉機、育秧設備、水稻插秧機、半喂入收割機和收獲后加工設備如烘干機、碾米機、計量分選機也較齊全。此外還生產蔬菜栽培用機械如自動育苗播種裝置、蔬菜插秧機、自動嫁接裝置和乘座式田間管理機等。這些都代表了日本現代農業裝備水平。
九、以色列
以色列是一個干旱少雨、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為了充分利用水資源,國家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技術與設備,以較少的水來保證作物的豐產和生活與工業用水的需要,噴滴灌面積占總灌溉面積的70%。
以色列的節水灌溉設備主要有大型噴灌機、微噴灌、滴港口系統及設備。以計算機控制的噴灌、滴灌系統可根據作物生長發育期需水和土壤墑情自動進行適時適量灌溉,同時還可以輔助施液肥和施農藥防治病蟲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水蒸發和浪費,極大地提高了水、肥料、農藥等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這些節水灌溉設備廣泛地用于花卉、蔬菜的溫室種植和果樹灌溉中。
以色列的溫室也很發達,溫室的主要作物為蔬菜和花卉,是世界主要花卉與蔬菜出口國之一。日光溫室業也很發達,日光溫室所用熱鍍鋅管構架,透光覆蓋材料聚乙烯與聚氯乙烯薄膜、聚碳酸脂透光板、溫室環境控制系統、通風系統、遮陽網、生長架等均有相關企業生產,除滿足本國需要還出口到美國等國家。
十、荷蘭
荷蘭是歐洲人中密度最大的國家,平均每公頃400人,國土面積3.729萬公頃。荷蘭農業以畜牧、園藝和漁業為主,機械化程度高,為世界第三農產品出口國。主要出口農產品有乳品、花卉、豬肉及馬鈴薯制品等。
荷蘭農業特點是農業、畜牧業、漁業皆高度發達,機械化水平高。園藝業非常發達,為世界最大花卉出口國。溫室花卉栽培是該國花卉生產的主要形式。該國生產的溫室設備和設施居世界領先水平,是世界日光溫室的主要供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