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人員發現芒草或可成為新一代能源作物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1-06-28
中國科學院“芒草的研究開發與高效可持續利用”項目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果,研究人員近日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生物質能源》上的一篇文章揭示,多年生草本植物芒草具有豐富的遺傳變異性和極強的適應性,是可供培育耐冷、耐旱和耐貧瘠的高產能源作物,或可取代大豆、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成為新一代能源作物。
參與項目的研究者之一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李建強表示,研究團隊經歷3年時間,將芒草的3個種類移栽到甘肅、內蒙古等地區,結果發現這兩個地方生長的芒草生物量比原產地長江中游地區的還要高,這說明芒草有豐富的遺傳變異性和極強的環境適應性。
“芒草作為生物能源作物有諸多優勢,且暫時未發現有什么缺陷,是第二代能源作物最好的選擇。”李建強說,芒草的生物量大,環境適應性強,通過人工馴化可在干旱、貧瘠和不適合糧食生產的邊際性土地上栽種;并且芒草經濟性高,栽種一次,可多年收成;芒草還有發達的地下莖,可無性繁殖,保土固沙效果很好。
據介紹,第一代能源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麥、甘蔗、大豆、油菜等糧食、經濟作物。由于芒草能夠在比它自然生長環境更干旱和更寒冷的環境中產生高生物量,因此成為第二代能源作物的佼佼者。
李建強說,目前世界各國研究人員都在探索第二代能源作物的種類,基本上集中在多年生草本和快速生長樹種上面。芒草作為第二代能源作物研究,已進入馴化階段,即通過人為干預,選育出更加耐旱、耐寒、耐鹽堿等性能的種質。從目前研究結果看,這個過程應該不會很長。
芒草在分類學上屬于被子植物的禾本科。全世界共有約14個野生種,大多分布在亞洲,少量產于非洲。中國擁有7個種,包括生物質產量最高的種類,是芒草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上一篇 | 聯合國糧農組織慶祝全球根除牛瘟
下一篇 | 生豬健康養殖所要求的營養調控對策
一周熱點
- 2022-06-02越南宣布已成功生產非洲豬瘟疫苗
- 2022-06-022022年全球玉米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 2022-06-02關于發布《飼料添加劑 三丁酸甘油酯》等三項團體標準的公告
- 2022-06-02強強聯手,帝斯曼和芬美意宣布合并 專注于動物營養與保健等四大業務
- 2022-06-02國內供應相對寬松 豆粕基差進一步承壓
- 2022-06-01畜科榮獲四川省優秀院士(專家)工作站發展成果!
- 2022-06-01新希望:綠色打底數字化驅動,打造可持續發展強引擎
- 2022-06-015月31日,生豬漲勢重燃 期價重回19000上方
- 2022-06-01巴西5月玉米出口預估下調至109萬噸
- 2022-05-31山東肉雞、肉鴨屠宰企業前十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