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呼嘯,秋冬已到,豬場發病高峰期來臨,養殖戶不但要應付豬場“頭號殺手”非洲豬瘟的侵擾,還要面對各種秋冬季節流行性豬病的威脅。豬場消毒作為最基礎的防疫工作,必須落實到位。一旦消毒工作沒做好,病毒就可能突破豬場防線,深入內部,將生豬“玩弄”于股掌之間。但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養殖戶對于豬場消毒劑的選擇與使用沒有清晰的認知,總是買到什么就用什么,別人說什么就用什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如何科學的選擇一款合適的豬場消毒劑。
豬場消毒劑種類
在豬場中,我們常用的消毒劑可以粗略分成6種,碘類、季銨鹽類、醛類、酸類、氯制劑(固體)、堿類。不同的消毒劑有不同的優勢與劣勢,我們要根據自身消毒的主要目的選擇合適的產品。
1、碘類消毒劑
顧名思義,碘類消毒劑以碘為主要滅菌成分。它可以使蛋白質沉淀從而起到殺菌作用,對一些細菌的繁殖體、細菌的芽孢、真菌、多數病毒都能很好的進行滅殺,并且殺菌速度很快。除此之外,碘類消毒劑使用起來安全性較高,毒性低,對皮膚的刺激較小。優勢這么多是不是就意味著碘類消毒劑就沒有缺陷呢?并不是的,碘類消毒劑相對其他消毒劑更容易揮發且成本高,不適合大范圍使用。建議養殖戶在飲水消毒等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場景使用。
2、季銨鹽類消毒劑
季銨鹽類消毒劑屬于中、低效能的消毒劑,通過疏水結合等作用將帶負電的細菌體吸附住,從而導致細菌生長受阻死亡。不同于碘類消毒劑價格高昂,季銨鹽類消毒劑原料價格低,殺菌種類多,且有獨特的去污能力。但季銨鹽類消毒劑使用時容易起泡沫,殺菌效力容易變得不穩定,長期使用會產生抗藥性。
3、醛類消毒劑
醛類消毒劑屬于蛋白質變性劑的一種,它可以使細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起到殺菌作用。醛類消毒劑殺菌類別與碘類消毒劑相似,且同樣具有高效、快速的特點。同時,醛類消毒劑性能穩定,易于保存和運輸,價格也比較便宜。可惜的是,醛類消毒劑對細菌與細胞不存在選擇性,使用過后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甚至有致癌風險。
4、酸類消毒劑
酸類消毒劑可以分為無機酸與有機酸,無機酸有鹽酸、硫酸,有機酸有檸檬酸等,有機酸的工作原理是透過細菌的細胞膜將其滅殺,作用效果比較好。在豬場中,主要的酸類消毒劑是過氧乙酸,過氧乙酸屬于高效性消毒劑,但其運輸成本高,容易發生爆炸,且有效期較短,人工配比難度大。
5、氯制劑類消毒劑
84消毒液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氯制劑類消毒劑,通過次氯酸達到殺菌目的。它的優點是殺菌效果較好、使用范圍廣、價格便宜。缺點也非常明顯,氯制劑類消毒劑帶有中等毒性,在消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殺菌效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不太穩定。目前該xl主要應用于設備、公共領域等。
6、堿類消毒劑
堿類消毒劑在防控非洲豬瘟上表現出色,主要包括苛性鈉(火堿)、氧化鈣(生石灰)、草木灰等,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它可以使細胞結構受損,抑制細胞的代謝機能,適用的場地范圍也十分廣,價格相對而言比較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堿性消毒劑存在一定的腐蝕性,對皮膚會造成損傷,且對環境影響較大。
養殖戶在選擇消毒劑時,盡可能的根據消毒目的購買合適的產品,充分發揮消毒劑的高效性,避免盲目跟風行為。
消毒劑真偽辨別
非洲豬瘟侵襲我國后,洗、消產業變得火爆起來,各種五花八門的消毒劑讓養殖戶眼花繚亂,除了科學的選擇合適的消毒產品外,我們還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辨別消毒產品的真與偽,以豬場常用的火堿消毒劑為例。
哪個真哪個假?
我們可以通過四個方面驗證火堿的真假。純度高的火堿通常為顏色鮮亮的白色透明晶體,反之則比較灰暗。品質較低的火堿往往氣味不大或有劣質的刺鼻味,反之則是火堿專有的獨特味道。如果通過顏色、氣味仍舊無法分辨,我們還可以做一個小實驗:正品火堿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15℃的水中融化,水的溫度會快速升高到50℃左右,假的火堿則無法到達這個溫度。做完以上三步還是無法辨別真偽時,可以通過對應PH值來進行判定(如下圖所示)。
結語:在豬場防控疫病的過程中,消毒既是敲門磚,也是守門員。疫苗重在幫助生豬抵抗病毒,藥物聚焦治療生豬疾病,消毒則強調在疾病來臨之前將其阻擋在門外。后非瘟時期,生豬生產大環境嚴峻,選對一款合適的消毒劑能夠讓豬場防控工作事半功倍,讓疫情防控態勢將會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