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養豬場產房常見的9個問題 你注意到了嗎?
養豬場產房管理是整個豬場發展的重中之重,母豬和仔豬的飼養與護理直接關系到整個豬場的效益。但據了解,有的豬場產房管理及環境存在有普遍差的情況,而這些很容易導致母豬、仔豬發病,或影響其良好的生長。為幫助大家更好的做好產房管理,今天在這里介紹9個豬場產房常見問題,對照自己的豬場,看看是否做到位了。
臟母豬進產房
仔豬出生后,幾乎沒有抗病能力,病菌很容易侵入并導致仔豬生病,由于母豬上產床前對產床保溫箱等都已徹底清理消毒,通過母豬帶來疾病是主要的感染渠道,清洗干凈并消毒上床前母豬顯得更為重要。夏季可以用消毒藥水帶豬洗澡,但要掌握住濃度,避免傷害皮膚,洗凈后在趕到產仔舍,冬季可用加熱器加熱到45度左右,再給豬體洗澡,清洗干凈后在趕到產房,可有效地降低初生仔豬前期患病幾率。
產房溫度過高
人們已經認識到溫度對仔豬成活的重要性,但常常出現產房溫度過高的現象,反而不利于仔豬生長發育,原因是產房溫度過高會降低母豬采食量,造成泌乳量減少,從而使仔豬營養供應不足,也使仔豬生病和壓死的比例加大,所以產房溫度過高,不利于仔豬生產。一般情況下,產房溫度在18℃-22℃比較合理,高于24℃就會出現母豬采食量減少現象,所以如果仔豬有保溫箱及供熱設備的話,不能過高提高舍內溫度。
缺乏必要的母豬護理和保健
母豬產后,身體極度虛弱,抗病能力降低,消化能力減弱,既容易受病原感染而患病,也容易出現便泌、食欲下降等不良反應,母豬產后護理和保健是相當重要的。
產后喂料太快
母豬產后,腹內空虛,消化系統功能未恢復正常,建議3-5天恢復正常采食。此時采食過多,既不利于母豬身體恢復,又容易造成母豬積食,所以母豬產后不需要過快加料。
初產母豬沒有引起重視
初產母豬相對于經產母豬,體格更小,采食量更低,沒有帶仔經驗,很容易出現咬仔或者拒乳等現象,處理不好會引起仔豬傷亡。對于這樣的母豬可以在其分娩結束后在人員陪同下再進行哺乳,如果還不行可以采取注射鎮定劑的方法或者給其灌白酒也行。
初生時無人護理
規模豬場產仔舍采用產床產仔哺乳,母豬由于限位飼養,缺乏護理仔豬的能力,所以人工護理顯得異常重要,特別是在仔豬出生時,擦干豬身上的粘液、斷臍、及時放進保溫箱以及盡早讓仔豬吃上初乳等對仔豬的成活相當重要。另外,接產護理也可以及早發現母豬難產及仔豬假死,并及時采取措施,減少各種不必要的傷亡。
小豬生活區溫度過高或過低
小豬出生后需要較高溫度早已為人們所接受,人們也想出許多辦法滿足仔豬對溫度的需求,如保溫箱,電熱板,紅外線燈,電燈泡等。但在生產中常出現箱內溫度過高或過低的現象,都不利于仔豬的生長發育。我們給仔豬提供保溫設施,不能單純看準備了什么,更主要是看仔豬生活是否舒適。
不注意舍內潮濕
舍內濕度大將大大增加仔豬對寒冷的感覺,特別是撤去熱源的哺乳仔豬,往往會因潮濕引發腹瀉,進而引起全群感染。
造成舍內潮濕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水管漏水,二是水壓高,再是同舍洗欄,舍內溫度過高時母豬玩水,將水濺得到處都是,特別是夏季往往弄的到處是水,墊板潮濕,仔豬長期生活在潮濕環境中。如果在冬季,由于換氣困難,長期的舍內潮濕有利于微生物繁殖,易發疾病。
哺乳母豬乳房紅腫
在養豬場我們有時會見到哺乳母豬乳房紅腫,用手觸摸發燙。這就是母豬無乳綜合征,母豬得了該病時,不但乳房發生病變,紅腫、潰爛,泌乳減少,而且會因為疼痛拒絕給仔豬哺乳,因此會發現母豬伏臥在地上,不給仔豬哺乳。
一周熱點
- 2021-05-12周二美國農業部報告對中國銷售68萬噸玉米
- 2021-05-12USDA報告前瞻:2021/22年度美國大豆庫存預計增長
- 2021-05-12法國2021年度玉米播種面積將會同比降低10%
- 2021-05-12美國農業部:美國玉米播種進度超過歷史均值
- 2021-05-124月份烏克蘭出口260萬噸玉米
- 2021-05-12AgRural:二季玉米產量數據下調,因旱情加劇
- 2021-05-12IMEA:2021/22年度馬托格羅索州大豆銷售比例已達27.7%
- 2021-05-12ADM將建設新的大豆壓榨廠,滿足日益增長的食品和燃料需求
- 2021-05-122021年5月11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5-12美國農業部:大豆播種完成42%,領先歷史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