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早期整體農產品業界對于2004年的分享情況用四個字概括一下:就是悲中有憂,雖然時間已快至年末,但對于我們目前的情況的的確確是不容許一點樂觀。有些人要問悲中有憂你從何分析而來,據此我做以下分析:
一、整體國內市場是早期是好的,對于悲中有憂中,又多少含一些憂中懷喜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在最近的幾個月卻讓我們感覺到始料不及。尤其是幾個蔬菜產區的一些蔬菜品種的價格急劇下滑不說,糧食作物除了谷物維持一定上漲之外,其他類起浮都是很大。
二、作為農產品的生產者-農民,我們來細分析一下,隨著政府機構加大力度對三民問題的重視性,我們也的確發現農村在多少程度上有了改觀,但是真正的落實還不是很到位,一部分地區對上級資金截流,對支援物質的亂用等現象層出不窮。這種情況直接就影響到了我們生產者的積極性的提高。這種現象我感覺需要一段時間去解決。
三、作為整體貿易行當,前幾年我一直在努力的做農業出口這方面的事情,主要與日本,韓國,歐盟一些國家做這方面的業務,如速凍、保鮮、有機類的農產品,自己雖盡了力,但一直未有成果收獲,轉到了化工。前幾天出差到青島和以前的同行聊農產品這方面的時候,一直說是不是很好做,而且利潤空間也相對于少了不少。舉個例子,我一個北京做農產品的朋友,出口到美國的,成本大概需要二十幾萬,而賺到的卻只有四五千元,加上退稅萬元差不多了,可見利潤空間是少的可憐。從這中間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做為中間商的貿易公司利潤空間都是這樣少,再到我們收購呢?
四、做為國內的廣大儲存加工商,我們來分析一下,就儲存商單獨而論,一是今年風險性特別大,表現在就某一特種農產品儲存,成本費用上去的同時,相對應的物價并沒有上去,而且在持續的時間里面根本沒有大跌大浮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出現,其實就后期銷售而言根本想去要求利潤,就是天方夜譚。今年保鮮圓蔥以及保鮮牛蒡就是這種情況,而且就當前形勢來看,保鮮大蒜也就跟隨這種趨勢向前發展。選擇一個合理的時機進行銷售是對的,雖然現在你是賠了幾個“兵”,但是過幾天要是不出手的話,連“夫人”也難說,簡單的一句話,現是雖然是賠了,卻是將來你所賺到的。就加工商而言,利潤各方面都比較固定,風險性的多少在于你對利潤追的大小。
五、就國外出口市場來分析:韓國目前農產品市場我們就不用考慮,除非有什么大的天氣或者農業災害之類的發生,不然沒有什么大的改觀,日本市場同樣是這樣。但在這里我想強調日本市場的特殊性就是在于市場成份的政治工作因素在里面,如果日本想抵制我們國內產品的話,很容易,媒體加政府的操作,就是這樣。當前,有必要加大對歐盟幾個國家以及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國家的農產品市場開發,開發的同時,政府的相應扶持資金加大力度的跟上去。
解鈴還需系鈴人,一切現象的后面都有本質的存在,整體農產品市場的不景氣是與整個經濟形勢的運轉息息相關的。現在我們除了做國際市場外,農產品的國內市場我們也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