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日內瓦2月15日電(記者蔡施浩)聯合國糧農組織15日在日內瓦發表報告稱,國際市場初級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的趨勢將對發展中國家數億人的糧食安全構成威脅。
這份名為《2004年農產品市場狀況》的報告說,從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1年,國際市場多數初級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并一度跌至歷史最低點。最近兩年來,初級農產品價格或出現回升或保持穩定。但從長期看,全球初級農產品價格的下降趨勢仍將持續,最不發達國家和以農產品出口為單一創匯來源的國家將遭受嚴重損失。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農產品價格的長期下跌使發展中國家出現分化,一些發展中國家成功擺脫了對少數農產品的出口依賴,轉而發展高附加值出口作物,最不發達國家則因缺少投資和技術培訓,無法培植和發展新的作物,從而陷入高出口低創匯的泥沼。
報告強調,全球至少有43個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依賴單一農產品,這些國家大部分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初級農產品價格的長期下跌將直接導致這些國家貧困人口增加和社會經濟發展停滯。
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發達國家人為設置的高關稅和對本國農業的高額補貼不但是發展中國家農產品市場準入的主要障礙,也是造成國際市場初級農產品價格下跌的重要原因。此外,糧農組織呼吁發展中國家互相降低關稅,鼓勵彼此間的農產品貿易,使貧窮的消費者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