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出口國的小麥產量數據上調,美國供需數據不變
2020/21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上調超過400萬噸,達到7.704億噸,因為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歐盟的產量數據大幅上調。由于2020/21年度加拿大小麥產量數據上調,接近歷史最高紀錄,因此加拿大小麥出口預計達到創紀錄的2500萬噸,占到全球出口的13%。根據目前的出口供應預測,加上迄今為止的銷售步伐,相對價格以及預期的需求,美國小麥出口數據不變,仍為2700萬噸。在主要競爭對手國中,美國2020/21年度小麥出口量將是全球第二高的水平,僅落后于俄羅斯。俄羅斯小麥出口預計為3750萬噸,將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
國內展望
2020/21年度小麥收割工作臨近尾聲,春小麥收獲耽擱
美國農業部稱,截至
2020/21年度冬小麥收割工作已經結束,Plains Grains集團近來發布最終的硬紅冬小麥收獲報告。蛋白含量與上周持平,仍為11.9%,高于上年的11.3%。雖然蛋白含量略低于目標12%,但是Plains Grains集團稱,吸水性異常良好。
2021/22年度冬小麥播種工作開始,截至
美國小麥出口從近來中國的采購中受益
本月美國統計調查局發布的7月份貿易數據顯示,小麥出口比四年平均高出近13%。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發布的周度銷售報告進一步顯示,截至8月底的小麥銷售總量已達全年目標的45%,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42%。雖然目前菲律賓是美國小麥的頭號出口市場,但是中國近來一直進入美國市場,大量采購小麥,幫助出口銷售超過上年同期的水平。
美國的銷售一直受到中國小麥進口關稅配額964萬噸(約合3.542億蒲式耳)的支持。雖然中國的關稅配額并不要求只采購美國小麥,2020年迄今為止中國已經采購147萬噸美國小麥,是僅次于菲律賓的美國小麥第二大進口國。在2020/21年度,雖然美國小麥并不常常最有競爭力,中國繼續大量采購。
美國小麥價格互有漲跌
8月份到9月中旬美國和其他主要出口國家的天氣報告看起來已經造成出口價格和期貨價格漲跌不一。歐盟和阿根廷天氣持續干燥,提供一些價格支持。但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俄羅斯小麥豐產在望,制約價格漲幅。另外,三種主要小麥的現貨價格波動基本上相互抵消,因此美國農業部沒有必要調整價格預估。2020/21年度美國小麥農場平均價格預計為每蒲式耳4.50美元,與上月預測值相一致,相比之下,2019/20年度為4.58美元/蒲式耳。
國際展望
全球供應和貿易數據上調,因產量數據調高
全球小麥供應數據上調330萬噸,為10.703億噸,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歐盟(包括英國)產量增加。南非和印度小麥產量數據同樣上調,這些增幅超過阿根廷、巴西和伊拉克的產量降幅。全球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上調450萬噸,為7.7049億噸,比2019/20年度創紀錄的水平高出650萬噸。產量增加,支持全球小麥消費數據略微上調80萬噸,為7.509億噸。由于小麥增產,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小麥飼料用量和其它用量數據分別上調50萬噸和30萬噸。供應凈增加,造成全球貿易數據上調150萬噸,達到1.894億噸。
主要出口國的調整,提振全球產量創下歷史新高
主要出口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小麥產量數據大幅上調,造成全球小麥產量數據凈上調。在加拿大,春小麥收割工作正在進行,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最新數據,今年產量將比上年增長近11%,達到360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200萬噸,將是歷史次高紀錄,也是七年來的最高水平。
春小麥產量通常占到加拿大小麥產量的70到75%,主要集中在阿爾伯達省和薩斯喀徹溫省。這兩個省通常占到春小麥產量的37%和41%。在大草原小麥主產區,2020/21年度作物狀況正常到遠遠好于正常,因此產量將比上年增加1%,盡管收獲面積減少近4%。冬小麥和杜倫麥產量增幅更為顯著,分別達到70%和40%。不過這些小麥只占到全國小麥總產量的不足三分之一。
由于加拿大小麥供應預期大幅增加,因此加拿大的小麥出口預測數據上調50萬噸。不過小麥增產主要用于幫助提高國內庫存。加拿大統計局的最新庫存報告顯示,加拿大小麥庫存遠遠低于市場預期,創下12年來的最低。2019/20年度加拿大小麥庫存下滑的原因在于上個年度出口強勁。2020/21年度加拿大小麥出口前景依然強勁,將達到2500萬噸,這將使得加拿大成為全球第四大小麥出口國,僅次于俄羅斯、美國和歐盟。加拿大將在東南亞市場、中國市場、日本市場和其他市場給美國小麥構成強有力的競爭,這些進口市場通常進口高蛋白春小麥。
近幾周阿根廷2020/21年度小麥作物遭受干燥及霜降的破壞。小麥作物處于生殖生長期時最易受到霜降的破壞。但是阿根廷大部分小麥作物處于分蘗期――其生長是在土壤下進行。在這個階段,小麥作物可以免受霜降溫度的影響。干燥天氣以及土壤墑情匱乏造成的影響更為顯著,對單產構成大范圍的威脅,因此小麥單產數據下調0.16噸,為每公頃3.07噸。
在阿根廷小麥主產區,蒸發應力指數(ESI)顯示許多地區土壤墑情不足以支持作物正常生長,使得一些行業機構認為目前是十年來最嚴重的干旱。阿根廷中部科多巴省的干燥狀況尤其顯著,當地ESI顯示狀況比正常異常干燥。由于出口供應預期減少,因此2020/21年度阿根廷小麥出口預測數據下調50萬噸,為1350萬噸。雖然出口數據較上月下調,但是仍是歷史次高紀錄。
跟鄰國阿根廷一樣,巴西近來也經歷霜降天氣,可能已經傷害南里奧格蘭德州和帕拉納州的小麥單產潛力。這些地區通常占到全國小麥總產量的約85%。在帕拉納州,小麥作物長勢更快。據報道稱,當溫度降至冰點以下時,大部分小麥作物處于對寒冷天氣敏感的生殖生長期。在南里奧格蘭德州,小麥作物不太成熟,主要處于分蘗期,這可能保護小麥作物免受霜降溫度的影響。本月巴西小麥產量數據下調20萬噸或3%,為660萬噸。
因此巴西小麥進口預測數據上調10萬噸,為670萬噸。美國將從巴西小麥進口需求增加中受益,而近來巴西將進口關稅配額從50萬噸上調到75萬噸,這將有利于非南方共同體以外地區。從歷史角度來看,當巴西放寬進口限制時,巴西會從美國進口大量的小麥。但是巴西進口的大部分小麥來自南方共同體國家,尤其是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