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0年10月23日的一周里,全球小麥價格繼續上漲,其中CBOT軟紅冬小麥市場一度接近六年來的最高點,因為黑海、美國和阿根廷天氣惡劣,威脅到小麥產量前景,而需求形勢依然強勁。不過經過近期價格大漲后,多頭獲利平倉拋售,迫使價格回吐大部分的漲幅。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12月軟紅冬小麥期約比一周前上漲7.5美分,報收632.75美分/蒲式耳。堪薩斯城期貨交易所(KCBT)的12月硬紅冬小麥期約報收569.75美分/蒲式耳,比一周前上漲11美分。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的12月硬紅春小麥期約報收577.50美分/蒲式耳,比一周前上漲17.75美分。Euronext的2020年12月制粉小麥期約報收209.75歐元/噸,比一周前上漲0.75歐元。阿根廷小麥現貨報價為258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2美元,FOB價格。鄭州商品交易所2021年1月交割的小麥期約報收2,708元/噸,比一周前下跌8元。
在冬小麥種植區,堪薩斯州和科羅拉多州的天氣預計最為寒冷。堪薩斯州西北部到科羅拉多東部地區的東小麥最容易受到寒流的破壞。
從出口面看,截至10月15日的一周,美國2020/21年度交貨的小麥凈銷售量為367,500噸,比上周低了31%,比四周均值低了23%。本年度迄今美國小麥出口銷售總量已達1542萬噸,同比增加9.5%。
從國際市場看,黑海地區的小麥價格屢創新高,其中俄羅斯小麥價格近期創下歷史新高,因為盧布匯率疲軟,需求強勁。分析機構IKAR稱,在經歷長期干燥天氣后,上周末俄羅斯一些冬小麥產區迎來了期待已久的降雨,但小麥產區仍然需要更多的降雨。盡管迄今為止天氣干燥,IKAR預計今年小麥播種面積將創歷史紀錄。
分析機構APK-Inform周二表示,烏克蘭制粉小麥在黑海港口的FOB價格達到每噸255美元,創下21個月來的高點。上漲原因在于進口商需求高企以及冬小麥播種進度遲緩。截至10月19日,烏克蘭2020/21年度小麥出口量達到960萬噸,同比減少61.1%,到政府和出口商諒解備忘錄所規定出口上限的55%。
在南美,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將2020/21年度阿根廷小麥產量預測值調低至1680萬噸,而早先預測為1750萬噸。雖然過去兩周潘帕斯谷物帶出現強降雨,但是降雨對于阿根廷北部那些遭遇惡劣天氣的小麥作物來說來得太晚了。隨著南半球冬季的臨近,9月份的低溫寒霜凍天氣對產量預期造成額外影響。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本周也將2020/21年度阿根廷小麥出口預測數據下調到1020萬噸,低于9月份預測的1180萬噸。
本周荷蘭合作銀行將2021年4季度CBOT小麥價格預估上調0.80美元,為5.80美元/蒲;2020年4季度CBOT小麥平均價格預計為每蒲6.15美元。就巴黎制粉小麥期貨來說,荷蘭合作銀行將明年4季度價格預估上調15歐元,為每噸190歐元。調高產量的原因在于,俄羅斯天氣持續干燥可能導致2021年產量大幅下滑;阿根廷今年大部分地區的降雨都低于正常,部分地區單產損失可能顯著,出口低于預期。與此同時,小麥需求依然非常旺盛,因為中國和巴基斯坦等國需要確保國內食品供應安全,平抑食品通脹壓力。
不過,澳大利亞小麥產量有望豐產,美國農業參贊預計2020/21年度澳麥產量為2800萬噸,遠高于上年異常低的1520萬噸;出口將提高到1850萬噸,高于去年的950萬噸。但是市場人士對于西澳州降雨過多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