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月大宗商品進口激增 石油需求未來料升
3月份激增的商品進口,反映了政府的戰略性采購,以及交易商和生產商受進口價格和運費下降推動年初訂貨的大幅增長。
中國3月份商品進口激增。摩根大通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3月份港口吞吐量增長2%(1月份和2月份為下降5%),這得益于鐵礦石、原油、煤炭及其他原材料進口的增加。
摩根大通銀行董事總經理李晶昨日表示,盡管進口量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對經濟刺激計劃所刺激,但不斷改善的國內基本面,表明最終需求將可能在2009年余下時間迎頭趕上。
煤 炭
今年或首次成為凈進口國
煤炭方面,中國3月份煤炭進口較上年同期增長36.2%,至572萬噸,為紀錄最高水平,較2月份進口量增長17.2%。而一季度煤炭凈進口則達62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近5倍。
煤炭進口的劇增是因為中國幾大發電商向越南、印尼、俄羅斯和澳大利亞供應商增加采購。此外,進口增加還受內需改善推動,中國3月份電力消費下降2.01%,降幅較1~2月份的5.2%有所收窄。
摩根大通認為,在全球需求低迷的前景下,煤炭進口大幅增長,意味著中國在2009年有可能首次成為煤炭凈進口國。
鐵礦石
未來數月進口可能下降
中國鐵礦石進口3月份達到創紀錄的5210萬噸,鑒于近期國內鋼鐵價格疲軟,該進口數據屬于異常高水平。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進口1.32億噸鐵礦石,而2008年全年進口僅為4.44億噸。
根據中國咨詢公司Mysteel的分析,創紀錄的進口主要受今年年初中、小型鋼廠的訂單推動,當時鋼材價格正受政府經濟刺激計劃將推動需求的預期提振而不斷走高。
目前,中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增至6860萬噸。考慮到國內鋼材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Mysteel的分析師預計,鐵礦石進口在未來數月可能下降。
石油
需求未來料隨經濟回升
除了煤炭及鐵礦石外,受運費和進口價格下降影響,政府積極儲備石油、銅以及國內供應有限的其他商品。
受政府增加戰略儲備及煉油廠需求影響,中國原油進口3月份創12個月來新高,達1634萬噸,比2月份提高33%。2月初,國家能源局宣布到2011年中國將新建8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使中國原油儲備能力提高到2.81億桶,幾乎是原來的3倍。國家的最終目標是滿足90~100天的國內需求。
李晶預計中國的石油需求隨著未來強勁的經濟增長而回升。盡管乘用車需求僅占中國石油消費很小比例,但汽車銷售的強勁增長對石油需求是個利好消息。
李晶強調了中國廠商補充庫存和國家儲備局增加儲備對全球銅價的影響,在3月份中國對未加工和半加工銅的進口量達到374957噸(比2月份創造的紀錄提高14%)后,銅價創6個月新高。(記者 陳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