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逼近70美元/桶,強勢上漲超預期。4月底以來,國際油價從50美元/桶的點位持續上漲,連續突破多道關口,逼近70美元/桶,截至到6月4日,Brent、WTI、Dubai分別收于68.3、68.8、67.5美元/桶,而各品種5月單月的累計漲幅分別達到32.3%、29.7%及28.5%,為近十年來單月最大漲幅,油價走勢之強超出我們此前預期。
我們認為美元走弱是引起油價超預期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近期推動油價走強的因素主要有:1.全球經濟好轉帶來的對需求增加的預期;2.夏季用油高峰到來導致的原油庫存從高位下降;3.美元持續走弱;4.流動性充裕導致的對通脹預期。并且,我們認為根據目前的經濟形勢,當前油價的上漲幅度已經超出了基本面所反映的好轉,美元走弱應是引起油價超預期上漲的主要因素。
美元與油價再度呈現階段性強負相關關系。4月20日以來,油價從50美元/桶啟動快速上漲突破65美元,美元指數在此期間從86一路下跌至80左右,油價上漲33%,美元下跌7.2%,兩者負相關系數為-0.93。在經濟即將復蘇的預期下避險功能的減弱以及聯儲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導致此輪美元走弱的主要因素。
需求好轉預期及旺季庫存下降是油價上漲基本支撐因素。全球原油需求依然顯疲弱,但經濟好轉的趨勢已比較明確,當前的油價水平已包含全球經濟不斷改善和需求將增加的預期。此外,夏季消費旺季到來,推動美國商業庫存從高位下滑。目前EIA的原油庫存雖仍超5年均值上沿,但已有明顯下拐跡象,而汽油庫存已從5年均值區間上沿驟降到下沿,預計庫存下降的趨勢將得以延續。
調整09年原油價格季度預測。由于經濟反彈的勢頭好于預期,美元走軟以及流動性充裕的因素得以提前體現,因此我們調高了二、三季度原油均價的預測,將年內均價的高點提至三季度,四季度則預計油價受非基本面因素的弱化和季節性淡季的影響有所回落。調整之后我們對09年原油季度均價的預測分別為43、58、68、63美元/桶(此前為40、50、60、70),全年均價為58美元/桶,較原先預測提高了3美元/桶,2010年原油均價依然維持在73美元/桶。
我們對下半年油價走勢依然保持相對謹慎。主要由于需求還未有效恢復,單純依靠美元貶值和流動性推動的資產價格上漲缺乏有效支撐,油價在提高階段性漲幅的同時價格波動的風險也在加大,我們認為下半年油價位于80美元/桶以上的可能性不大,理由如下:1.過高的油價不利于世界經濟的恢復。2.高油價將使產油國出現增產動力,全球原油供需格局可能再度面臨失衡。3.宏觀判斷09年高通脹發生的概率較小,同時短期美元就此持續走低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元年內走勢應還存在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