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豬流感病毒在豬體內重排現象增加
我國豬群不存在H5N1病毒感染
豬是流感病毒跨種間傳播的中間宿主,我國在豬流感病原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研究表明,我國豬群沒有發現H5N1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但H3N2、H1N1、H9N2的病毒感染是存在的,而且近年來人流感病毒和豬流感病毒在豬體中的重排現象有所增加。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臨床病毒學雜志》上。
20世紀暴發的3次人類大流感都與豬流感密切相關,其流行株都經過豬體內基因重排或突變。此次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毒株是由豬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3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經基因重排而得到的新型變異毒株,豬在此變異毒株的形成過程中極有可能發揮了重要的中間宿主的作用。
研究人員在2004年至2007年間對福建省9個地區的養豬場進行了血清學監測,在1407份血清中,沒有檢測到H5N1亞型陽性抗體,說明H5N1病毒并沒有在豬群中廣泛傳播,只是在一些地區有偶然感染事件發生。但是研究人員發現,福建地區豬群感染H1N1和H3N2亞型流感病毒非常普遍,H1N1陽性率為47%,H3N2陽性率為28%,其中H1N1占絕對優勢,連續兩年的陽性率都在50%左右。此外,H9N2陽性率雖然不高,但考慮其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其流行情況仍值得關注。
據了解,H3N2亞型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群和豬群中,自1968年以來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研究人員在豬群中分離到5株H3N2亞型人流感病毒和4株H3N2亞型豬流感病毒,5株H3N2亞型人流感病毒的各基因片段均來源于同期的H3N2亞型人流感病毒,而4株H3N2亞型豬流感病毒除個別毒株外,均來源于前期的H3N2亞型人流感病毒。這一結果表明豬流感病毒比人流感病毒進化要慢一些,人和豬的密切接觸將導致流感病毒的跨種間傳播并產生新基因型的重組流感毒株。
研究人員指出,以上研究表明我國豬群中豬流感病毒日趨復雜,迫切需要建立長期有效的病原學監測體系,以掌握豬流感病毒的流行和遺傳變異情況。該研究為我國建立科學而有效的疾病預警體系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記者李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