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進口汽車:
由于我國已經啟動了對美國進口汽車的“雙反”調查,美國進口車很有可能會出現漲價,或會增加一倍的關稅
據統計,目前我國從美國進口的汽車主要來自美國三大汽車巨頭,即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汽車。其中,進口克萊斯勒的整車最多,每年在2萬輛以上,而美國一年出口至中國的汽車數量大致在4.2萬輛左右。
重慶汽博中心一位負責人認為,“雙反”調查的車型,在國內的售價一般都在30萬元以上,大部分屬于從美國進口的中高檔車型。
他認為,美國車本來就缺乏價格優勢,如果征收反傾銷稅,必然造成此類車型價格上漲。消費者可能會改為選購歐洲和日本車,同時也會帶動國產中高檔車型的熱銷。
美國進口肉雞:
9月27日,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自即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肉雞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業界專家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對“輪胎特保案”采取的應對措施,但整體上反應仍較為溫和,貿易摩擦應會局限在較小的范圍內,當時還不至于引發中美兩國之間的大規模貿易戰。
中國是美國肉雞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按照美國禽肉和雞蛋出口協會的統計,美國出口的肉雞產品中,17%銷往中國,2008年相關產品出口總額達7.22億美元。美國向中國出口的肉雞產品一般為雞爪、雞腿等,由于消費習慣的原因,在美國市場價值不高,一般每磅都值不了幾美分;然后,在中國,這類產品很受歡迎,每磅的價格能達到..6-0.8美元。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未來雞肉市場的龐大增量是所有人都不能忽略的。目前世界人均雞肉消費量已超過10公斤,發達國家已達20公斤。美國人均雞肉消費量達50公斤(牛肉40多公斤,豬肉30公斤)。而中國目前的人均消費量只有6公斤左右。
美國進口豬肉:
1~4月美國向中國出口豬肉超過了歐盟,達到5554噸,由此可見,如果貿易戰升級的話,美國方面也根本嘗不到甜頭,反而會傷害自己。
美國進口大豆棉花:
社科院農村所副所長李國祥認為,貿易戰如果開始,大豆和棉花將是中國制衡美國的重要手段。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自美國進口大豆1201.4萬噸,增長33.9%,占同期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54.4%。2009年1~4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棉花總量累計24.5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