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國內小包裝米市場 中糧中儲糧競購華糧
“全產業鏈”格局下,中糧集團正在急速進攻國內小包裝米市場,以期抵擋住并進一步搶奪被外資占領的這一市場。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近日對CBN說,中糧正在轉型,并以小包裝米為試點開拓國內消費市場,變身為面向國內終端消費市場的中國最好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未來糧油食品所占中糧總資產比例要從現在的50%提升到70%,純品牌業務要占30%。
中糧集團總裁、中糧控股(00606.HK)總經理于旭波隨后進一步透露了中糧發力小包裝米市場的戰略目標,即旗下品牌產品占到全國品牌小包裝稻米市場份額的15%~25%。
據國家統計局、中糧控股財報數據,2008年,國內小包裝米市場銷量為4000萬噸,中糧內銷大米12.41萬噸,占全國小包裝米市場份額的3%。
中糧的爆發力
總投資額3.14億元的中國首個臨港型大米加工廠——中糧米業(大連)有限公司(下稱“大連米業”),在遼寧省大連市大窯灣港DCT集裝箱碼頭正式開業投產。這個中糧集團在東北投資的首個大米加工基地,擁有7條生產線,年產成品可達23萬噸,產品規格涵蓋0.5公斤小包裝到1000公斤大客戶噸袋裝。至此,中糧米業總產能達到60萬噸,利用大連便利的鐵水聯運優勢,依托大連港的倉儲、物流優勢,把東北大米賣到國內稻米消費主力市場華東、華南去。
事實上,中糧的意圖顯而易見——在原有小包裝大米加工能力的基礎上,通過新建、擴建及與糧食主產省大型大米加工企業合作的形式,增加小包裝大米加工能力。
為保證大連米業原糧供應,多個超20萬噸年產能的稻米粗加工項目正在綏化、沈陽等東北水稻主產區內籌建。其中,今年9月破土動工的綏化水稻加工項目投資金額與設計產能均超過大連米業。
于旭波表示,中糧的主打產品應是米面油,而米面油要做大就要搞小包裝化,方便消費者的產品才能獲得市場認可。而中糧米業初步搭建起來的“全產業鏈”模式正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而制定提出的。
據透露,中糧米業急攻國內小包裝米市場,首先在中糧米業內部提高內貿業務,份額從去年的10%~20%提升至今年的30%~50%,其次計劃三至五年內旗下品牌產品占到全國品牌小包裝稻米市場份額的15%~25%。
兩輪驅動
與中糧國糧戰略地位同等重要的中儲糧也悄然啟動了全產業鏈模式。過去,中儲糧的經營范圍較單純,即負責中央儲備糧(含中央儲備油)的經營管理,對中央儲備糧的總量、質量和儲存安全負總責,同時接受國家委托執行糧油購銷調存,確保總量安全,而近年來中儲糧也開始嘗試轉型成為“保障總量儲備與市場化經營相結合”的經營模式。
于旭波在接受CBN記者專訪時透露了中糧與中儲糧均有意并購華糧集團,形成國糧兩輪驅動的新局面。華糧集團目前從事糧食(油料)收購、銷售、儲存、物流組織、生產調度和進出口接卸業務。
于旭波說,“中糧出口海外市場的貨源由中儲糧供給,中糧從海外市場進口入關的糧油貨物由中儲糧儲存。華糧應該參與進來。要么加入中儲糧發揮糧食儲備安全作用,要么加入中糧做大國有資本對國內糧油市場的食品安全的把控。目前,中糧與中儲糧雙方都有意向并購華糧。”
不過,并購華糧、建立國糧兩輪驅動新體系的整合方案尚在審批階段。
“全產業鏈”格局下,中糧集團正在急速進攻國內小包裝米市場,以期抵擋住并進一步搶奪被外資占領的這一市場。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近日對CBN說,中糧正在轉型,并以小包裝米為試點開拓國內消費市場,變身為面向國內終端消費市場的中國最好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未來糧油食品所占中糧總資產比例要從現在的50%提升到70%,純品牌業務要占30%。
中糧集團總裁、中糧控股(00606.HK)總經理于旭波隨后進一步透露了中糧發力小包裝米市場的戰略目標,即旗下品牌產品占到全國品牌小包裝稻米市場份額的15%~25%。
據國家統計局、中糧控股財報數據,2008年,國內小包裝米市場銷量為4000萬噸,中糧內銷大米12.41萬噸,占全國小包裝米市場份額的3%。
中糧的爆發力
總投資額3.14億元的中國首個臨港型大米加工廠——中糧米業(大連)有限公司(下稱“大連米業”),在遼寧省大連市大窯灣港DCT集裝箱碼頭正式開業投產。這個中糧集團在東北投資的首個大米加工基地,擁有7條生產線,年產成品可達23萬噸,產品規格涵蓋0.5公斤小包裝到1000公斤大客戶噸袋裝。至此,中糧米業總產能達到60萬噸,利用大連便利的鐵水聯運優勢,依托大連港的倉儲、物流優勢,把東北大米賣到國內稻米消費主力市場華東、華南去。
事實上,中糧的意圖顯而易見——在原有小包裝大米加工能力的基礎上,通過新建、擴建及與糧食主產省大型大米加工企業合作的形式,增加小包裝大米加工能力。
為保證大連米業原糧供應,多個超20萬噸年產能的稻米粗加工項目正在綏化、沈陽等東北水稻主產區內籌建。其中,今年9月破土動工的綏化水稻加工項目投資金額與設計產能均超過大連米業。
于旭波表示,中糧的主打產品應是米面油,而米面油要做大就要搞小包裝化,方便消費者的產品才能獲得市場認可。而中糧米業初步搭建起來的“全產業鏈”模式正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而制定提出的。
據透露,中糧米業急攻國內小包裝米市場,首先在中糧米業內部提高內貿業務,份額從去年的10%~20%提升至今年的30%~50%,其次計劃三至五年內旗下品牌產品占到全國品牌小包裝稻米市場份額的15%~25%。
兩輪驅動
與中糧國糧戰略地位同等重要的中儲糧也悄然啟動了全產業鏈模式。過去,中儲糧的經營范圍較單純,即負責中央儲備糧(含中央儲備油)的經營管理,對中央儲備糧的總量、質量和儲存安全負總責,同時接受國家委托執行糧油購銷調存,確保總量安全,而近年來中儲糧也開始嘗試轉型成為“保障總量儲備與市場化經營相結合”的經營模式。
于旭波在接受CBN記者專訪時透露了中糧與中儲糧均有意并購華糧集團,形成國糧兩輪驅動的新局面。華糧集團目前從事糧食(油料)收購、銷售、儲存、物流組織、生產調度和進出口接卸業務。
于旭波說,“中糧出口海外市場的貨源由中儲糧供給,中糧從海外市場進口入關的糧油貨物由中儲糧儲存。華糧應該參與進來。要么加入中儲糧發揮糧食儲備安全作用,要么加入中糧做大國有資本對國內糧油市場的食品安全的把控。目前,中糧與中儲糧雙方都有意向并購華糧。”
不過,并購華糧、建立國糧兩輪驅動新體系的整合方案尚在審批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