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礦物質 » 正文

上海與5位來訪的美國總統

  作者: 來源: 日期:2009-11-17  
[ 與接待禮儀相比,上海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速度,更讓這些到訪的美國總統贊嘆不已 ] 

  14日在日本宣稱“不謀求遏制中國”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天將在上海與中國青年進行對話,以贏取中國未來一代的信任。

  從尼克松訪華開啟“改變世界的一周”,到奧巴馬打破“外交傳統”,出任總統未滿一年即訪華,37年來,上海這個中國最大城市,迎來了5位在任期內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里根、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

  而上海在迎來送往這些國賓的同時,自身也在不斷改變。今日,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上海正呈現在世界面前。

  “不卑不亢”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之行開啟了中美關系正常化之門。然而,在那個特殊年代,上海接待尼克松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插曲”。

  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陸谷孫在尼克松訪華時期曾經為翻譯組工作。他對CBN記者回憶起當年承擔“重大政治任務”的情景:“當時我還在編《新英漢詞典》,有一天突然被工宣隊(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布置任務,重大政治任務,去了才知道是做翻譯。當時的氣氛是:小市民們對這件事情并不關心,但為了迎接他(尼克松)的到來,市中心很多樓都粉刷一新。”

  “我當時主要是翻譯資料,連續工作了兩個多月,翻譯尼克松要去的地方和可能會去的地方的簡介。因為‘老板’太多,翻譯好的東西交上去后,很快中文內容又改了,我就再返工。”陸谷孫說,“翻譯巨鹿路市場的簡介時,就是改了又改,三番五次,先是說供應雞鴨禽蛋,最后甚至鮑翅俱全。”

  當時在上海市黃浦區服務公司工作的華國俊告訴CBN記者,尼克松來之前,各單位內部開會布置,說這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求態度“不卑不亢”。

  這個“不卑不亢”的接待方針,在陸谷孫的記憶中,則是當時市中心的歡迎人群被嚴格審查、篩選,并且教他們如何招手(不是揮手),微笑時咧嘴的幅度也得中規中矩。

  華國俊也說:“當時我們單位還挑選了一個長得蠻漂亮蠻大方的女同志去乘坐20路公交車。尼克松車隊到來之前,公交車要在馬路上開來開去。”

  “我住在茂名北路威海路一帶。尼克松來之前幾天,附近的馬路就有人來檢查,確保路面平整。”華國俊說,“當時他們把威海路上的每個井蓋都掀起來檢查了一遍,確保安全,還專門墊上橡皮,因為原來車子開過去會有聲音。”

  尼克松從虹橋機場一下飛機,就被直接安排去參觀一個工業展覽會,體驗“中國最大的工商城市”的發展成就。

  這個工業展覽會的展廳進門處顯眼的位置擺了一架沖床,可將金屬粉末直接壓制成高強度齒輪。尼克松看得饒有興致,并向陪同他來滬的周恩來提出要求:自己 “能不能也壓一個”?這場參觀活動進行得頗為順利,氣氛活躍。

  在尼克松在上海感受一點“輕松”氣氛的同時,中美兩國的外交官乃至最高層,同時也在就《中美聯合公報》(又稱《上海公報》)的文本進行緊張而密集的談判。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從北京到杭州,再從杭州到上海。即使是在他西湖泛舟之時,中美雙方仍在就公報文本進行最后的細節磋商。

  1972年2月28日,即尼克松動身返美的那一天,標志著中美關系里程碑的歷史性文件《上海公報》在上海向全世界公布,從此掀開了中美關系史上嶄新的一頁。

  “完全原生態”

  26年之后,中美關系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1998年6月,克林頓在其第二任期內訪華并來到上海。而上海新錦江大酒店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許根順也得到了“上輩子都沒想到過”的機會。

  克林頓與夫人希拉里在上海訪問期間,公開重申美方對臺“三不”承諾(不支持臺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臺”和“兩個中國”,不支持臺灣加入任何必須由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

  當時,根據上海市外辦的安排,許根順負責跟拍克林頓在滬的活動并制作紀念圖冊。在許根順看來,這時候,一個“完全原生態”的上海已經開始展示在美國總統面前,普通民眾的心態也變得更加平和。

  “除了安保工作是高規格的,其余一切都很自然,包括當時克林頓去網吧、去城隍廟,和群眾的交流都很充分。”許根順回憶道。這些場景,最后被收入許根順的攝影集《國賓在上海》。

  曾經參加過克林頓上海圖書館交流活動的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心伯對CBN記者表示,座談會上,克林頓曾經詢問他對中美關系發展的建議,并且十分風趣地說:“我知道你來自中國的阿肯色州。”“因為我老家是安徽的,他講得很形象,也很親切。”吳心伯說。

  而克林頓申明美國對臺“三不”原則,也正是在上海圖書館。當時,經歷了“臺海危機”之后,中美關系也已重回至正常軌道。

  “克林頓訪華之前,我曾經參與過一些 ‘第二軌道’的準備工作,是非官方的、中美學者之間的交流,”吳心伯說,“當時我們也見了一些政府官員和學者,我知道中方希望美方提‘三不’,但不知道他(克林頓)會在什么場合表態。”

  吳心伯還感慨自己身份的變遷。1984年,里根訪滬期間,曾在復旦大學發表演講。當時,吳心伯還是大二學生。

  “里根在復旦的相輝堂演講,去的高年級同學比較多,我們沒有去成現場,就坐在寢室看電視。”吳心伯回憶說,“當時復旦已經接待過不少外國領導人,所以那時候同學們也沒有感到特別興奮,沒有一定要一睹他的容貌,或者要去合影之類的‘粉絲’行為。”

  “恰如其分地服務”

  從尼克松到小布什,接待美國總統,也讓上海一些負責接待的人員從“不知如何打交道”起步,逐漸懂得了如何“恰如其分地服務”。

  1972年負責接待尼克松的錦江飯店工作人員邱煥錫曾向媒體回憶當時的心情:“任務繁重”、“十分緊張”、“不知如何打交道”、“害怕犯錯誤”……這些具有時代烙印的感受,讓邱煥錫頗為感慨,“要不要給值勤的美方警衛端茶倒水、能不能和他們說話,大家心里都沒底。” 

  如今,伴隨著上海綜合接待能力的提升,重要國賓的接待工作已經不限于錦江集團旗下的酒店。這在許根順看來,也是上海經濟迅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五星級酒店都建好了,上海接待外賓的能力也早非昔日可比。”

  許根順告訴CBN記者,克林頓在滬期間,新錦江大酒店曾經派出工作人員到城隍廟的綠波廊酒樓負責餐飲服務。“既不能過多打擾,又要保證服務到位,這就需要工作人員有足夠的經驗,不能手忙腳亂,”許根順說,“那時候,我們已經開始懂得了恰如其分地服務。”

  克林頓也曾私下對中國前外交部長李肇星稱贊過上海的禮賓接待工作“很先進”、“陪同人員少、菜單短、浪費少、不勸酒”,這些接待方式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過,與接待禮儀相比,上海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速度,更讓這些到訪的美國總統贊嘆不已。

  當年,克林頓參觀上海證券交易所時,交易員繁忙的工作場景引得他走上前去詢問良久。許根順當年也曾經抓拍到讓整個交易所沸騰的一幕——0835號交易員陳晨將自己穿的紅馬甲脫下,贈給克林頓留念。

  克林頓不僅在接過那件標著“1998”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字樣的紅馬甲時流露出笑容,讓他印象更深刻的是當時“上海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要多的起重機”。

  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之下的上海,正努力探索自身經濟結構的轉型之路,這個城市也已被賦予“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精神氣質。其所承載的中美合作與交流內容,最近所添的一筆是:象征著歡樂的迪斯尼樂園即將落戶。

  昨晚,奧巴馬的訪華之旅從上海起步。一個生機盎然、改變中的上海,以開放、平和的心態迎接這位第44任美國總統。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