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持續高油價勢必推高全球正在蔓延的通脹,歐美國家也面臨出現滯漲的風險。
高油價引發機構關注
記者注意到,高油價已引發各大機構關注。野村控股稱:“如果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暫停原油生產,原油期貨價格可能會突破每桶220美元,歐佩克(OPEC)的空閑產能將被削減至每天210萬桶,類似于海灣戰爭時期和2008年油價觸及每桶147美元時期的水平。”有國際石油分析人士指出,利比亞原油產量已減少5%。
巴克萊資本分析師森表示:“整個形勢的嚴峻性不僅僅只是原油產量下滑。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地區,阿拉伯世界的不穩定局勢才是至關重要的。”
昨日,東方油氣網首席分析師鐘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油價上升的主要推力是利比亞危機,如果這一危機持續,油價上升是必然的,油價能漲多高,還得看這一地區的局勢究竟如何發展。他判斷如果這一地區局勢持續不穩,炒家會借機拉升油價,油價能夠上漲多高,短期不可估量。
全球經濟不堪高油價
新湖期貨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師葉燕武認為,全球經濟、美國政府都不會允許高油價持續存在。他仍堅持油價沖得越高,就會跌得越慘。因為目前的全球經濟狀況并不支撐高油價,高油價對美國經濟不利。油價持續走高后,歐美央行政策隨之可能有所調整。加息或許會提前進入日程。現在不僅是發展國家通脹,通脹也開始在發達國家登陸,英國通脹水平已由2%提升至4%,這已是很高的水平了。
華泰長城期貨宏觀經濟分析師張蕓蕓稱,90美元是重要臨界點,油價高于90美元,必將損害全球經濟。
據媒體披露,太平洋(601099)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Mohammed El-Erian近日表示,北非和中東地區的騷亂形勢不同于埃及和突尼斯,可能會引發全球經濟陷入短期的滯漲。
國際能源署(IEA)公布的數據顯示,歐佩克目前的空閑產能大約為每天500萬桶。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阿里·納伊米日前表示,如果原油供應量出現短缺,歐佩克將會提高產量。野村控股分析師Michael Lo稱,“最接近的比較是1990年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當時歐佩克的空閑產能下降至每天180萬桶,油價在7個月時間里大幅上漲130%
高油價時代已來臨
國際油價高企,國內油價會隨之變動多少?CPI還會漲多少?這是人們最關心的。鐘健認為,國內油價常常會比國際油價晚調或少調。國內油價的變動還要看CPI的承受能力。他不愿預測國內油價會走多高,不過他表示,每升汽油零售價破10元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底線。
華泰長城期貨宏觀經濟分析師張蕓蕓表示,持續高油價或將快速推高國內CPI,她相信屆時國家將會出臺直接干預物價的政策。
盡管現在還無法判斷油價會走多高,但是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了高油價時代,根本的解決辦法是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相關鏈接
工信部經濟運行局相關負責人稱:高油價推升企業成本
昨日,《2010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報告》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經濟運行局副局長肖春泉在發布會上表示,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近來持續高漲,加大了我國企業的生產成本。
在高油價的壓力下,肖春泉表示,2011年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和工業結構調整的力度。業內人士稱,中國經濟崛起受益于全球化,但是全球化的條件之一——低廉的運費在高油價時代已不復存在。(上證)
歐佩克主要產油國表示:隨時準備增產抑油價
因地緣政治局勢持續動蕩,國際油價近日連續大幅攀升,并達到兩年多來的高點。在22日召開的一次緊急全球能源峰會上,歐佩克最大成員沙特阿拉伯代表該組織表達了平抑油價的決心。
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稱,當前油市并不存在實質的供應不足,價格上漲主要來自因政局動蕩而產生的心理“恐慌”。但只要出現任何重大供應中斷,歐佩克將隨時準備增產抑油價。
有分析人士認為:油價短期或高位回調
昨日,有分析人士認為原油很難站穩100美元關口,短期內或將有所回調。分析師李宙雷表示,“油價短期上漲過快,存在高位回調的可能性,但未來油價整體上漲的局面維持不變。”
他認為,最近幾個交易日油價上漲幅度跟速度過大,短期內存在回調整理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沙特等OPEC產油國可能加大供應量以及全球經濟復蘇基礎仍不牢固的情況下,長時間過高的油價顯然不是各國政府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