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前幾年中國醫藥(21.97, -0.41, -1.83%)外貿曾因原料藥快速發展而持續輝煌,但現在原料藥行業高速增長時代慢慢遠去,特別是大宗原料藥的出口,產能過剩市場低迷,出口進入最艱難的時期。
當前我國大宗原料藥的出口增長更多的是以“以價換量”的形式表現,據有關數據顯示:2013年1~7月,我國原料藥進出口額為184.63億美元,同比增長3.74%。其中,出口額140.96億美元,出口數量保持8.91%的增速,但由于出口價格同比下降了4.59%,使得出口額同比僅增長3.91%,而維生素類、抗生素和抗感染類、呼吸系統用藥等原料藥則分別下降10.43%、1.6%和29.21%。
中國的原料藥產業多年來受到高耗能、重污染和低附加值的頑疾拖累,近年來,在人工等生產成本和藥品終端價格這一升一降的大背景下,環保標準升級提速無疑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影響。人民幣升值也使得我國原料藥出口的價格優勢逐漸喪失,附加值較低的大宗原料藥及中間體的出口壓力增大。
面對原料藥出口下滑,國際形勢嚴峻等諸多挑戰,我國原料藥產業轉型升級顯得尤為迫切。突破原料藥市場發展的“瓶頸”,還需要多方努力。在保證大宗原料藥穩定增長的同時,中國藥企在優化產品結構方面還需加強,“以量制勝”已成為目前中國在全球原料藥市場站穩腳跟的重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