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15日電 經過5年的調整,內蒙古自治區的農牧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全區畜牧業在第一產業中的比重由37.8%提高到47.6%。
這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楊晶在此間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十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披露的。楊晶說,經過“十五”時期的調整,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正在由種植業主導型向養殖業主導型轉變,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統計表明,牛奶、羊肉、山羊絨產量分別由79.8萬噸、31.8萬噸和3815噸預計增加到717萬噸、85萬噸和6395噸,均居全國首位。
楊晶說,得益于農牧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發展勢頭強勁,全區涌現出10多個國家馳名品牌,培育了58戶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龍頭企業,帶動全區40%的農牧戶參與到產業化經營中來。
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內蒙古的農區牲畜總頭數占全區比重上升到67%。農區旗縣牲畜全部實現了舍飼圈養,半農半牧區旗縣牲畜基本實現舍飼半舍飼。
楊晶說,全區畜牧業正逐步向現代化、工廠化養殖發展,出現了一批現代化的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在數量質量并舉、穩步增加牲畜頭數的同時,提高了牲畜個體生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