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8日02時15分,今年第1號臺風“珍珠”在廣東省饒平市登陸,隨后迅速穿越漳州市。這次臺風范圍廣、風力強、雨量多、持續時間長、影響大,為漳州有氣象記錄以來60年一遇,屬歷史同期所罕見。其中東山縣風速達37.6米/秒,相當于風力13級,詔安縣、云霄縣風速達30.0米/秒,相當于風力11級。受珍珠臺風的影響,全市17-18日出現大范圍連續2天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天氣,臺風過程雨量大部分地區達到400毫米以上,部分地區甚至超過600毫米,給該市帶來嚴重災害。
強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給該市漁業造成了慘重的損失。據初步統計,截止5月19日8:00,全市漁業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2.3億元。
全市有917艘漁船因大風造成碰撞、沖灘、脫錨而損毀(其中沉沒85艘),損失2854.8萬元;東山、漳浦等沿海縣市有2290米漁港碼頭堤岸被浪打垮、損壞,損失1780萬元。
水產養殖業損失尤為慘重,受災面積達29.37萬畝,損失達10.5億元。主要有:102040畝蝦蟹養殖池被淹、損失4.4 億元,尤其是龍海市東泗鄉,6460畝南美白對蝦池全軍覆沒,近2000戶養殖戶受災,經濟損失超過8000萬元;沿海29835口養殖網箱被風浪打垮、散架、破網,網箱內養殖的石斑魚、牙鲆、東方鲀等名貴魚類以及真鯛、美國紅魚等經濟魚類約7000余噸流入大海,共損失2.27億元;海上吊養牡蠣樁被拔起,干繩、支繩斷裂,造成44250畝養殖牡蠣受損,損失達1.19億元;海上鮑魚吊養因干繩、支繩斷裂,850萬粒鮑魚散落海里,造成損失4345萬元;433家陸上鮑魚工廠化養殖場不同程度受損,損失5100萬元;因短時間內大量雨水沖入海中,使海區鹽度大幅下降,造成77500畝淺海底播養殖的貝殼類死亡,損失1.19億元。全市有69860畝海、淡水魚類養殖場設施被毀,池塘被淹,1萬余噸養殖魚類被沖走,共損失1.75億元;有224家水產育苗場圍墻被沖倒,養殖池被沖垮,養殖苗種被沖走或死亡,共損失3229萬元;58家養鰻場被水淹沒,養殖設施受損,養殖的鰻魚被沖走,損失70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