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建設優勢肉類主產區、夯實產業基地的過程中,吉林省養殖業投入主體發生新變化:圍繞肉雞、肉牛、生豬、肉羊等產業,一批民營老板紛紛“轉向”,投資興建中小飼養場;龍頭企業拉動的養殖基地規模,逐漸做大做強。據統計,去年,吉林省規模飼養戶已達60多萬戶,飼養量達到4億多頭(只)。
民營資本悄然進入。吉林省“糧變肉”工程吸引了社會各種資本向飼養業流動,一些民營老板紛紛投資興建中小飼養場。這些飼養場投入大、標準高,代表著吉林省現代化集約飼養水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吉林省中小飼養場已經發展到1800家。
龍頭企業建“小區”。一些重點龍頭加工企業為了保證基地的穩定,提高畜禽的質量安全水平,投巨資建飼養小區,通過協議、租賃等形式,組織農民按照企業要求的標準到小區飼養。皓月公司在永吉、蛟河、德惠、梨樹等地已經完成和正在建設的養殖小區達10余個,年飼養規模在10萬頭以上。
建舍養畜規模飼養。以集體組織投入為主體的小區建設,受更多養殖戶的青睞,地方政府在用地、修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上為養殖戶提供優惠。如公主嶺市朝陽坡鎮八家子村,集體和個人出資建了兩處養豬小區,總投資170萬元,大大提高了當地農民的養殖規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