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11月15日的數據表明:今年,內蒙古肉類、牛奶等主要畜產品產量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在全國保持領先優勢。肉類產品預計達到260萬噸以上,增幅超過10%,其中羊肉產量可達85萬噸,增幅超過20%,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位。這標志著內蒙古畜牧業生產實現了全面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全區各地根據自身畜牧業資源條件,改變發展頭數畜牧業的傳統觀念,推出一系列措施,使畜牧業“提質增效”落到實處。今年牧業年度,全區牲畜總頭數達到11051.47萬頭(只),同比增長4.1%,再創歷史新高。牲畜總頭數超千萬的牧業大盟(市)達到5個,分別是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市。
隨著生產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的加快,內蒙古畜牧業已由追求數量向質量、效率與生態并重的方向轉變,畜牧業“三個比重”不斷提高,即:良種牲畜在牲畜總頭數中比重由2000年的72.3%提高到93.2%;農區牲畜存欄頭數占存欄總頭數的比重預計達到70%,比2000年提高49.1%;畜牧業產值占第一產業比重達到50%,比2000年提高12.2%。牲畜養殖實現向科學健康養殖方式和規模養殖轉變,牧畜出欄得到大幅度增加,牲畜繁殖成活率進一步提高。
牲畜購進勢頭不減,畜牧業發展后勢強勁,是今年內蒙古畜牧業的又一特點。今年,全區各地共購進牲畜1444.87萬頭(只),繼續保持購進牲畜千萬頭(只)以上的規模,其中購進牛105.61萬頭,購進羊838.97萬只。各地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養殖業,肉羊、絨山羊、奶牛、禽業養殖規模迅速擴大,為畜牧業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