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河南省畜牧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省委、省政府從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中原崛起的全局出發,把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擺到重要位置,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意見》,選定了40個畜牧業重點縣作為示范突破重點。一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實現畜牧業發展新突破”的總體要求和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全省畜牧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年肉、蛋、奶等畜禽產品產量和各類畜禽出欄、存欄數量均實現同步增長。據測算,全省畜牧業產值有望達到1350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1%,畜牧業已成為拉動河南省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2006年下半年,河南省畜禽及其產品價格達到近年來較高的水平,較高的市場價格水平和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為河南省畜牧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據2006年年底畜產品價格周報顯示,11月17日,全省生豬平均價格每公斤達到8.73元,同比上漲40.1%,豬料比價為7.21∶1,遠遠超過5.5∶1的盈虧平衡點,出欄一頭商品豬可獲利150~180元;雞蛋每公斤平均價格為5.74元,同比上漲19.9%,飼養一只蛋雞可獲利12元以上;活雞每公斤價格為8.52元,同比上漲39.6%,出欄一只肉雞可獲利2元以上。受乳制品加工能力迅速增加,尤其是伊利、三鹿等大型乳制品企業投資河南乳業的影響,牛奶價格漲幅較大,每公斤達到2.65元,上漲27%。如今,養殖業已告別“養雞攢鹽錢,養豬掙(過)年錢”的家庭副業時代而一躍成為繼勞務經濟之后能快速促進河南省農民增收的又一個重要產業。
“養殖富群眾,加工富財政。”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新增通過無公害產品產地認定的養殖加工企業167家,總數達到710個;新增通過國家認證的無公害產品23個,總數達到40個;備案出口的動物養殖場達到523家;供滬生豬養殖加工企業達442家。這充分表明,河南省畜牧業的產業素質在不斷提升。同時,不斷提升的產業素質促使全省畜牧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銷銜接更加緊密,外銷出口增長較快:去年全省新開工畜產品加工項目46個,新增肉類加工能力100萬噸,新增奶類加工能力21.2萬噸,肉類、奶類加工總能力分別達到490萬噸和166.2萬噸;供滬生豬達350萬頭,占上海調進總量的80%以上;1~10月全省畜產品出口創匯3.8億美元,同比增長11.6%。不斷提升的產業素質和不斷增強的外銷、加工能力使河南省畜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明顯增強的畜產品競爭能力使河南省畜牧業發展開始走上一條產、供、銷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廣大農民朋友也受惠于產業的良性發展而走上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