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廣東省農業廳在茂名市召開全省農業抗災減災和春耕生產工作現場會議。據悉,全省已復產面積75.37萬畝,占農作物絕收面積51%;預計全省農牧業共損失30.45億多元。
會議指出,前段時間低溫凍害天氣持續時間長,受災范圍廣,危害程度大,廣東省農業生產遭受了嚴重損失。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達853萬畝,成災382萬畝,絕收148萬畝;因凍害死亡畜禽676萬頭(只)。預計全省農牧業共損失30.45億多元。目前次生災害還在繼續發展,加大了實現全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目標的難度。大災之后,抓好農業抗災減災和春耕生產,對于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推動全年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意義重大。
為了做好農業救災復產工作,省農業廳緊急商省財政廳下撥了300萬元農業救災復產資金,扶持韶關、清遠等農業重災區開展救災復產工作。最近,省農業廳又商請省財政廳追加2000萬元農業抗災復產資金。目前中央財政農業救災復產補助資金7000萬元已撥付廣東省,其中農牧業3500萬元。各市、縣農業系統也認真制定農業災后重建實施方案,積極爭取當地財政支持,扎實推進農業災后復產和重建工作,積極組織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目前各項災后復產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全省已修復(重建)溫室、塑料大棚19.6萬平方米,占需修復面積44%;已修復(重建)了部分滴灌噴灌設施和農田水利設施,為盡快恢復生產、增加供給提供了保障。據統計,全省已復產面積75.37萬畝,占農作物絕收面積51%。
針對低溫冷害天氣期間及災后易發動物疫病的情況,切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省畜牧獸醫局緊急調撥了消毒藥13噸、動物疫苗50萬頭份、動物防疫救災資金150萬元至重災區,用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消毒滅原、動物疫苗購買及注射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