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各市(州)快報,上半年,四川全省除羊存欄略有增長外,生豬、牛和家禽存欄量分別為 6029.85萬頭、 1179.63萬頭和 4.99億只,同比分別下降 0.04%、 1.87%和 3.31%。 6月末全省牲畜和家禽存欄同比下降 0.28%和 3.31%,比 3月末下降 2.51%和 3.14%;全省豬、牛、羊、禽存欄比正常情況分別減少 5、 1、 3和 7個百分點。 6個重災市(州)生豬、牛、羊、家禽存欄比分別下降 13.46%、 4.63%、 11.2%和 14.56%, 18個極重災縣(市、區)損失更慘重,存欄量減少在 25%以上。地震造成畜禽死亡直接減少畜牧業總產值 69.92億元,全省農民人均直接經濟損失 101.15元,18個極重災縣當地農民人均直接經濟損失達 816.42元。
二、重災區災后生產恢復和發展難度大
重災區畜牧業基礎設施毀壞嚴重,大多數農戶住房圈舍損毀,規模戶損失慘重,短期籌集資金恢復生產存在一定困難,生產恢復需要較長周期。預計據調查,災后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雅安 5個重災市(州)仔豬和二雜母豬價格分別下跌 19.69%和 10.64%,仔豬價格跌幅最大的綿陽,跌幅分別達 33.64%,母豬價格跌幅最大的德陽,跌幅達 23%。表明當前重災區養殖戶難以補欄恢復生產。
三、災區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由于受災范圍廣、基層動物防疫設備設施損毀嚴重、死亡畜禽多,污染源分布廣泛,加之天氣炎熱、汛期將至,災后疫情發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四、飼料原料緊缺,直接影響下半年畜牧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
地震導致四川省 300余家飼料企業(約占全省 1/3)受損,且后續影響嚴重。同時,四川省磷酸鹽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極重災區,大多因災停產,部分受災飼料級磷酸氫鈣企業赴云南采購磷礦石,受到當地原料出省限制,無法購進原料恢復生產。受交通特別是鐵路運力限制,玉米、豆粕等大宗飼料原料供應不足,價格上揚,對畜牧生產造成較大影響。
五、水利等其他相關行業基礎設施毀壞產生不利影響
據省水利廳統計,重災區 1803座水庫由于地震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造成 575萬人飲水困難,水源緊張必然影響畜牧業生產恢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