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9年,全區肉類總產量371萬噸,比2005年增長70萬噸,年均增長5.37%,肉類總產量居全國第8位,人均肉類產量居全國第2位;禽蛋總產量19.3萬噸,比2005年增長1.6萬噸,年均增長2.18%;奶產量8.1萬噸,比2005年增長2.72萬噸,年均增長10.83%。其中,豬肉產量232.3萬噸,居全國第9位,占全區肉類總產量的62.6%;禽肉產量118.4萬噸,居全國第4位,占全區肉類總產量的31.9%。草食動物產業取得快速發展,占肉食結構的比重有所提升。
2009年底,全區畜牧業產值812億元,比2005年的512億元增加了300億元,年均增長5.38%。廣西區農民通過畜牧業獲得的人均現金收入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集約化、規模化養殖發展迅猛,年出欄5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戶)達到4.6萬個、萬頭豬場72個,規模養殖出欄1173萬頭,約占全區出欄總數的45%,家禽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70%。畜牧業是廣西區大農業中產業化水平最高的產業,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在生豬、家禽優勢產區南寧、玉林、貴港、桂林、欽州和梧州等市得到迅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產業化企業群。全區畜牧系統有龍頭企業597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8家、自治區級37家,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有38家。全區有養殖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1659個,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1358個。產業化經營組織共帶動農戶263.89萬戶,其中龍頭企業帶動217.69萬戶。一批集肉類加工、物流、農業觀光為一體的加工項目正在建設之中,已出現一二三產業聯動的良好態勢。
經過多年的結構調整,廣西區畜牧業產業結構明顯優化,草食動物得到了較快發展,家禽產業地位大幅提升。與2005年相比,廣西區豬肉產量雖然穩步提高,但其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已由66.55%下降到62.62%,年均下降近1個百分點;禽肉產量占比由28.27%上升到31.9%,年均上升近1個百分點;草食動物牛羊兔肉產量由12.34萬噸增加到16.52萬噸,占比由4.1%上升到4.62%;奶類產量年均遞增10.83%,遠高于全區肉類增長速度,全區畜禽產品結構更趨合理。產業布局按照《廣西養殖業優勢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優化調整,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帶和產業集中區:桂東南和桂東瘦肉型豬和三黃雞產業帶、桂西和桂中草食動物養殖帶、桂東肉兔養殖區、中心城市奶牛養殖區。產業布局日趨合理,表現在:一是養殖業優勢產品區域化生產格局初步形成。幾年來,優勢養殖產品生產逐步向優勢區域聚集,“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格局進一步打破,養殖業優勢區域加快發展,瘦肉型生豬、優質肉雞、肉牛和肉羊產區優勢地位繼續鞏固;奶牛優勢區域涉及的南寧、來賓、欽州靈山、北海合浦等市、縣奶牛存欄量占全區比重達到90%以上。二是優勢區域生產帶動能力穩步提升。瘦肉型生豬、優質肉雞等優勢產業帶對全區養殖業增產的貢獻率超過60%以上,良種覆蓋率90%以上。2007年,優勢區域產量分別為豬肉194萬噸、牛肉13.4萬噸、雞肉62.8萬噸,占全區比重達到62.5%、68.3%、76.8%。
“十一五”期間,全區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動物防疫體系基本建立,初步建立了動物疫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系統、動物疫病預防控制系統、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系統、獸藥質量與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系統、動物防疫物資保障系統等動物防疫“五大系統”。全區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防控能力不斷提高,連續7年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及時有效地處置了2009年2月的北流市人感染禽流感事件、2010年6月因洪澇災害發生的江河漂浮死豬事件等多起突發事件。畜牧業標準化建設力度加大,全區累計在76個縣(市、區)組織實施標準化技術示范推廣項目,組織認定無公害產地800家(水產228家、畜牧572家),獲得全國統一標志無公害產品認證536項(水產215項、畜牧321項),創建優質名牌產品81項(中國名牌農產品4項、廣西名牌產品46項、廣西優質農產品31項)。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力度不斷加強,市級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了質量安全監測范圍,重點畜牧產品藥物殘留監測合格率達到99.8%。到目前,全區沒有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沒有發生重大畜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沒有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十一五”期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得廣西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共45項。良種繁育體系逐步完善,種豬、種禽暢銷全國28個省(市、區)。廣西柯新源原種豬有限責任公司、廣西農墾永新集團原種豬場被授予全國核心原良種豬場稱號,全國共16個,廣西區獨占2席,先后從國外引進優良種豬3000多頭,種豬各項生產性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形成了從原種場到擴繁場、繁殖場的較為完善的良種繁育體系。目前,瘦肉型生豬、優質肉雞等優勢產業帶對全區養殖業增產的貢獻率達60%以上,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區1152個鄉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已建設1091個,占94.7%;投入2.49億元建設動物防疫體系,其中中央資金1.68億元。2005年~2009年,全區累計投入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總資金37127萬元,建設了廣西動物檢疫監督設施項目、廣西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項目、89個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所、69個縣(市、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11個縣級疫情測報站、8個縣(市、區)邊境疫情監測站、1091個鄉鎮畜牧獸醫站。2010年,待批待建項目還有12個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動物衛生監督所建設項目、2個省境公路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建設項目、155個邊境巡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