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通過推廣畜禽良種,提升品質,節本增效;推進生態養殖,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實施畜牧業項目,建設標準化畜牧養殖場(小區),增加產能及加強動物疫病防控等,挖掘畜牧業增收與節本增效潛力,全年畜牧業預計節本增收5.67億元。
推廣畜禽良種增收2.35億元。在蕭山等33個縣(市、區)實施國家及省生豬良種補貼項目,覆蓋77萬頭母豬,全面推廣生豬人工授精技術,強化良種公豬及供精點管理,提高良種豬普及率。品改后生豬生產性能改善明顯,其中比自然體配母豬每窩多產子0.6頭。
提升規模養殖增收1.06億元。積極開展標準化畜牧養殖場建設,提升規模化、設施化水平。組織實施119個國家發改委立項的生豬、奶牛標準化場及33個省級畜牧示范小區(場)、50個溫臺麗生態養殖場項目建設。另外,實施山區海島發展特色畜牧業項目36個,發展特種動物,增收2940萬元。
農牧結合增收1.08億元。2010年新完成4596個生豬存欄100頭、牛10頭以上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排泄物資源化利用,利用糞便33萬噸,配套農田果園12萬畝,有機肥生產、化肥節省和農產品品質提高等,共節本增效3000萬元。發展種草養畜4.8萬畝,以10千克牧草代替1千克精糧,即每畝(年產草10噸)全年可節省飼料費1640元,全年可節約7872萬元。
推行環保飼料省本節支5900萬元。指導全省400多家復合預混料和配合飼料生產企業,降低產品中高銅、高鋅等微量元素添加劑的使用量,推廣植酸酶技術覆蓋飼料面60%以上,節約飼料級磷酸氫鈣2.4萬噸,減少成本4220萬元。與中儲糧浙江分公司開展玉米直購對接,收購銷售國家收儲補貼玉米60多萬噸,間接享受國家收儲政策降低成本1680萬元。
惠牧政策支農節支5930萬元。繼續實施四種主要重大動物疫病免費免疫政策,為養殖場戶多減少免疫支出2800萬;新增良種補貼和后備母牛補貼2215萬元;全年轉地放蜂88萬箱,享受綠色通道免收通行費節支9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