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豬及豬肉 » 正文

天邦股份:9月底能繁母豬35萬頭年 底力爭達到50萬頭

  作者: 來源: 日期:2020-10-19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0月17日公布2020年10月15日投資者調研接待記錄表。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關注重點1:公司如何看待當前行業的變化和機會?未來戰略規劃?
  鄧成:中國農牧行業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十幾萬億的巨大市場。而且這幾年處于一個加速發展的狀態。這種加速度主要有三個要素驅動。一是消費升級;二是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三是行業內從業者的自我驅動。現階段中國農業還處于相對初級階段,農業領域的每一個產業,細分到全產業 鏈各個環節,集中度比較低,很少有一家企業行業占比能超過10%。生豬養殖行業如此,食品公司集中度就更加分散了。未來的五到十年之內,整個農牧產業往現代化、集約化、工業化和智能化升級,有巨大的發展機會。要促進行業快速進步和增長,僅靠一兩家企業是不行的,應該有一群優秀企業來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實現產業升級。基于這樣一個大的行業和時代背景,天邦的發展空間還很大。雖然公司起步較晚,但在產業延伸上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加上生豬養殖、動保和食品上的技術積累,將來的擴張的速度會非常快。公司只要把握好這個時機,整合好所有的資源,用有效的方法加上強大的自驅力就一定能夠實現的快速突破。公司目前正在做明年和未來的戰略規劃,待確定后會再和大家溝通匯報。
  關注重點2:張邦輝先生出于什么考慮辭去董事長職務?
  張邦輝:首先隨著公司規模增長,公司可以實現從零到百億的跨越,但是要從百億跨越到千億是非常不容易的。千億銷售在農牧食品行業不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但對做研發出身,一直做科研的人來說很難。公司做大了,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上會遇到瓶頸,所以需要一個做過千億銷售的新領袖來管理,實現天邦的雙千夢想。鄧成就是這樣一位合適的人選,帶領天邦開創新紀元。 其次,公司不是創始人一個人的,是屬于那些把公司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目標,當成個人奮斗目標,最后能夠為中國人民消費升級,為產業價值提升做出貢獻的人的。中國的企業不一定要家族傳承,企業家也不應該因為付出了那么多辛勞、汗水,就一定要傳承給自己的子女,而且子女也不一定對自己的公司感興趣,或者就能管理好。最好的方法就是邀請像鄧總這樣優秀的人才加入,逐步提升公司水平。通過員工股權激勵體系的設計和兌現,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帶動業績不斷增長,使企業成為社會精英代代聚集、薪火相傳的共創共享平臺。正是因為太熱愛公司,所以才希望公司變得更大更強。
  關注重點3:公司近期的經營情況和明年的經營目標?
  蘇禮榮:明年以及往后幾年的目標,最近公司會詳細梳理一下,大致方向是養殖做大規模,屠宰、食品做好布局,進一步響應市場。在鄧總的帶領下,發揮原有的技術優勢,并優化產業組合,把體量做大。 公司近期的經營情況: 育肥方面:公司現在的育肥豬上市率在90%左右,上市體重130公斤左右。數據相對穩定,還有改善空間。 生物安全方面:經過非洲豬瘟洗禮后,公司的生物安全可以做到打硬仗、打勝仗。整合整個上市公司的技術力量、管理團隊和臨床實戰,建立立體化的防控能力。 疫苗方面:公司主要的疫苗都是由成都天邦供應,少部分外采疫苗是使用業內優秀企業的產品。 母豬體系方面:公司純種和二元占60%,三元占40%左右。二元PSY在25左右,三元在22左右。現在一個月的斷奶數量在五十萬頭左右,環比大概會有10%的增量。二元的留種利用率能達到90%。考慮到明年行業會有三元淘汰的需求,公司計劃明年增加對外提供種豬的數量,發揮公司育種優勢和種豬價值。 成本方面:目前估計自有仔豬育肥出欄全成本每公斤在19元多,外購仔豬育肥出欄全成本在每公斤30元多。目前家庭農場、租賃或自建育肥場的育肥和后備豬存欄中還有部分外購仔豬育肥,占比不到20%,四季度會根據市場情況做相應的安排,減少虧損的風險。仔豬的斷奶成本(備注:此處指銷售成本而非全成本)在450元/頭左右,比年初有所改善。 存欄情況:9月底有35萬頭能繁母豬,年底有望超額完成原先制定的40萬頭目標,力爭達到50萬頭。各大區存欄分布預計大概是:安徽15萬能繁,育肥42萬;山東13萬能繁,育肥51萬;廣西 8萬能繁,育肥32萬;江蘇7萬能繁,30萬育肥;河北5萬能繁,15萬育肥;湖北 3萬能繁,江西2萬能繁。 (說明:交流中說的“育肥”僅指在家庭農場、租賃或自有育肥場里的肥豬和后備豬(又稱培育豬),未包括母豬場里的哺乳仔豬。公司生豬總存欄包括能繁母豬、母豬場內后備母豬、場外后備母豬(又稱培育豬)、哺乳仔豬、肥豬、后備公豬、生產公豬幾類。公司在這個問題交流時未對口徑做明確說明,可能給投資者帶來誤解,故特此說明。)屠宰方面:盱眙屠宰廠目前日屠宰量超過1000頭。同時,在公司養殖密集地區,通過租賃屠宰廠為下一步培養生豬屠宰加工能力和隊伍做了一些準備。阜陽屠宰深加工項目也已經正式啟動,考慮到明年的價格趨勢,爭取在明年下半年開始試運行。肉品銷售隊伍和深加工隊伍也在建,除了生產能力保障外,也在進行一些新業態、深加工的探索。 鄧成:公司的產業基礎扎實,很多指標在行業內都處于領先水平,但也有一些指標還有進步空間。第一,做企業肯定要做比較優勢,公司一定要把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第二,一定要有充分的信心,公司有這樣良好的基礎,別人能做到的,公司也一定能做到。公司當前對四季度的工作做了全面的梳理,一是查找風險點,并快速處理。二是把公司一些高盈利的產品,做到價值最大化。公司的上市量和業績都是基本符合預期的。明年是關鍵的一年,如果能把握好節奏,公司未來就會穩健運行,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關注重點4:新領導加入公司后,與現有團隊的團隊融合情況?
  鄧成:公司團隊從規模到結構,都有較好的基礎。現在公司有八千多人,到年底可能達到一萬人,不論是司齡結構、年齡結構都比較年輕,35歲以下的占大多數。以最近現場調研的江蘇大區和泰德大區為例,場長級以上的成員基本都在30-35歲之間,專業能力都很強,也有積極健康的心態。 公司的核心成員,尤其是領軍人物,一定是選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骨干力量則一定是自己培養出來的。 團隊的融合,有四個觀點:1)全局觀:要站在企業和行業的角度,而不是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只要有巨大的空間,就不會有問題;2)發展觀:要站在未來和發展的角度看問題,目前公司不到1萬人,在行業里的規模不算大,未來會快速成長,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現在的人員規模可能只是未來的1/5甚至1/10;3)歷史觀:以史為鑒,不違背歷史上的成功經驗,公司就一定可以成功;4)共生觀:通過共同擔當,共同創造、共同分享,實現共生。 四個心態來把握:1)積極的心態,事情總是在變化,要有正向、積極的心態來看待;2)包容的心態,每個團隊都有各自的過去,正視差異,形成共同的目標來牽引大家;3)公平的心態,簡單、直接、透明的做事情,海納百川;4)堅韌的心態,肯定會遇到困難和挑戰,要解決問題、化解問題。最后凝聚起來,就是一個天邦,一個文化,一支團隊,激活天邦團隊的主人翁精神,實現共同目標。 與邦輝總之間也達成了一些共識,有很明確的溝通機制,比如每周見面溝通和交流,充分保持信息對稱和相互理解。 不論是對團隊還是對未來,基本上按照這幾個觀點,幾個邏輯去做安排。下一步公司會專門組織一些高密度的內部溝通會,對公司未來的目標、今后的經營理念,以及做事的風格和方式進行討論,最后形成公司在新階段二次創業精神的價值觀,來牽引團隊。 蘇禮榮:公司創始人都是研發出身,從特種飼料起家,到了一定規模以后,確實到了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瓶頸,所以也需要新的領導來引領。鄧總有著20多年的行業沉淀,也很契合公司從養殖到食品領域快速發展的階段,在行業的寬度和深度的把握上,都有望帶來質的飛躍。個人非常歡迎鄧總的到來,鄧總的從業經歷和天邦的經歷相似,都是飼料出身,公司的團隊也有很強的包容心。
  補充提問:
  1、鄧總來了之后,感覺有哪三個地方,天邦是比較欠缺的?另外,有哪三項措施,鄧總覺得是比較緊急的?
  鄧成:天邦沒有大的問題,銷售規模100億元左右,還處于企業的初始階段,組織化、體系化的能力相對欠缺,其次就是經歷了非瘟的沖擊之后,目前養豬的成本相對較高,和頭部企業相比有一定差距,第三就是公司的資本優勢不夠雄厚。 三項措施:首先是摸清現狀,解決短期的瓶頸和風險,對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對各方面作出相應的安排,其次是做未來幾年的戰略規劃,戰略目標的設立對組織的成功至關重要,讓全員得到深刻的理解和認知,第三就是團隊的溝通工作,統一大家的思想和價值觀。
  2、長遠規劃來看,天邦在未來的3-5年會是什么樣?是怎么定位的?
  鄧成:短期之內,養豬是規避不了,但公司肯定是最終走向消費品的,這個是非常清楚的。養殖業集中度很低,未來幾年前幾大企業努力放量,可能合計也就是2.5億頭的量。終端的業務需要積累,實現的方式也是多元化,最優秀的企業一定是順勢而變的。
  3、鄧總怎么判斷行業的周期?
  鄧成:豬產業肯定有周期,一些因素可能會干擾周期,但周期一定存在。以美國為例,1980年以前和2008年之后的周期是不一樣的,集中度提升之后,周期會更加平滑。優秀的企業,不是盲目應對周期,而是適當的布局產業,該放棄的就放棄,該走向運方的就走向遠方。這輪周期,可能比以前的周期要更長一點,未來規模化提升之后,周期的波動會平緩一些。
  4、未來頭部企業占比30%以后,單頭盈利是否會下降?
  鄧成:之前行業的能力集中度很低,級差存在,所以過去十幾年頭部企業盈利水平很高。如果前30%的企業沒有實現能力的集中,那么頭部企業的盈利水平仍然可觀;另外做到極致成本的企業,一定還是能實現較大的盈利。比如今年上半年美的超越了格力,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趨同,而是運營能力的領先(比如數字化工廠的打造),因此能力的打造可能是多個方面的。工業化企業尚且有能力的差異,那農牧行業的能力差異會更加巨大。
  5、未來通過哪些方面實現成本的下降?
  鄧成:降低斷奶仔豬成本,控制死淘率,育肥規模會大幅度提升,家庭農場的放養會逐漸轉向自育肥(節省生物安全投入以及代養費),飼料成本的改進等。CG的種豬品質還是非常優秀,種豬的規模也不錯,管控的能力也有提升空間。行業目前的能繁母豬中有不少三元,明年應該會有更換的需求,公司的種豬銷售會比較有市場。行業內散戶恢復較慢,恢復周期很長,一些區域家庭農場的空置率30%以上,優秀企業整合的空間很大。天邦儲備的土地能支撐母豬產能120萬頭。今年是搶行情,明年是把握行情,后年可能就是綜合成本的比拼,屠宰的承接能力等。
  6、各家公司養殖成本形成差異的原因?
  鄧成:抓4個重點:1)斷奶仔豬成本:種源、配種質量、均勻生產等因素;2)管理水平,直接導致死淘率的分化;3)飼料成本的能力,好的6元/公斤左右,差的8-9元/公斤;4)養殖模式,自繁自養還是有一定優勢,公司+農戶的代養費要比較高。現階段抓好以上幾點,可能就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附件清單(如有) 無
  日期 2020年10月15日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