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近期關于禽流感的概述。
自2020年10月16日以來,多個歐盟/歐洲經濟區國家(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愛爾蘭、荷蘭、瑞典以及英國)報告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病毒的暴發。截至11月19日下午12時,共報告了302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檢測結果,其中大多數為野生鳥類(281只),少數為家禽(18只),另外還有圈養鳥類(3只)。在野生鳥類中發現的大多數是野生水鳥,其中藤壺鵝是受影響最嚴重的物種(110只),其次是灰雁(47只),赤頸鴨(n = 32),綠頭鴨(n=14),普通禿鷹(n=13)。共鑒定出三種HPAI病毒亞型,分別為A(H5N8)、A(H5N5)和A(H5N1),其中A(H5N8)是報告最多的亞型(284只)。
系統發育分析表明,這些病毒是通過多次重組事件從單個祖細胞病毒進化而來的。基于野生水鳥持續秋季遷徙到它們在歐洲的越冬區,HPAI病毒(H5)進一步傳入歐洲的風險持續存在。此外,考慮到冬季歐洲候鳥和常駐野鳥的預期遷徙,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歐洲境內進一步傳播的風險很高。到目前為止,在所分析的病毒中尚未發現表明對哺乳動物適應的遺傳標記,也沒有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類感染的報告。因此,對普通人群的風險仍然很低。但是,按照預防原則,人們應避免接觸未受到保護的病禽或死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