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市值超400億元的“豬茅”業績暴跌 上市豬企暴利時代要終結了嗎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1-04-15

  上市豬企的暴利時代要終結了嗎?今年一季度,市值超400億元、被稱為“豬茅”(生豬行業的龍頭股)正邦科技(002157)凈利潤不增反降。正邦科技業績一出,A股市場上市豬企股價集體下跌。銷量增加利潤減少,這對上市豬企或意味著生豬養殖市場的錢并不好賺了。

  頭部豬企業績“埋雷”

  陷入“賣得越多、利潤越少”怪圈,正邦科技凈利潤下跌超過六成。根據業績預告,該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為2.05億-3.05億元,同比下降66.32%-77.36%。值得關注的是,正邦科技今年一季度生豬銷量為257.86萬頭,收入達到80.0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5.98%和80%。對正邦科技來說,企業整體盈利水平不增反降,銷售業績增長越快,利潤率回落越明顯。

  截至4月14日,在已經公布今年一季度生豬銷售情況的14家上市豬企中,正邦科技的生豬銷量、收入排名第二,僅次于牧原股份(002714)。對同類型企業來說,正邦科技業績暴跌,或也意味著生豬養殖業務利潤已經亮了“預警紅燈”。

  正邦科技在一季度業績預告中表示,生豬價格下滑是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據業績預告,正邦科技2021年一季度生豬銷售均價為27.7元/公斤,同比下降超過20%。

  生豬價格還在繼續探底。據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數據,截至4月13日,4月上旬國內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22.83元/公斤,環比下跌21.17%,同比下跌33.54%,最低價為4月9日的25.3元/公斤,為2019年9月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卓創資訊分析師王亞男對記者表示,預計今年4月,生豬市場行情還是以降為主,短期豬價依然承壓。

  受產能恢復、供給增加影響,生豬價格或再難沖“高位”。近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公開表示,豬肉供應最緊張的時期已經過去,后期供應會越來越寬松。按照目前的生產恢復勢頭,今年下半年生豬存欄即可以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之后再過3-4個月,生豬存欄增量轉化為出欄增量,月度的出欄量也將恢復到正常水平。

  本輪豬周期盈利高點已過

  正邦科技一季度業績暴跌是一個信號。在“跌跌不休”的豬價面前,上市豬企遇業績遭遇滑坡。

  新希望(000876)、牧原股份、溫氏股份(300498)等多家上市豬企的生豬銷售均價環比均有下降。根據銷售數據報告,新希望、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的生豬銷售均價均在23-26元/公斤左右,分別環比下降20.01%、13.88%、7.88%。按照17元/公斤的成本計算,新希望、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生豬毛利潤已經縮窄至6-9元/公斤,而在2020年7月,生豬毛利潤還在20元/公斤左右。

  對上市豬企來說,本輪豬周期的盈利高點已過。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對記者表示,從生豬存欄情況來看,2020年2月生豬存欄就已經開始增加了;從生豬屠宰量來看,屠宰量自2020年8月環比增加,9月同比增加。整體增加的趨勢較為穩定,可以說豬周期已進入下行通道。

  值得關注的是,對上市豬企來說,通過“放量”產能來彌補流失掉的利潤,是不是應對生豬價格下滑的好對策還未可知。以目前在上市企業中,一季度銷售成績排名第二的正邦科技為例,企業的生豬銷量增長越快,價格回落就會越明顯。

  這或也是正邦科技業績預告發布后,A股市場上豬肉股整體下跌的原因。截至4月14日收盤,正邦科技股價大跌9.48%,市值達到424.17億元。同時,A股市場上,豬肉股更是整體下跌,益生股份(002458)、大北農(002385)、湘佳股份(002982)、正虹科技(000702)、唐人神(002567)等上市豬企的股價紛紛下跌。

  一位從事生豬期貨研究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按照當前規模豬企的產能“放量”速度,市場上的生豬供給過剩已成定局,這會導致今年生豬價格或全年都在低位運行,行業虧損的可能性更大。

  生產成本遇考驗

  在生豬價格下跌之際,成本決定了上市豬企的盈利規模。按照當前的成本,對養殖端來說是虧損的。根據卓創資訊數據,以當前育肥成本線推算,對于部分育肥戶來說,按照22-23元/公斤的豬價,當前出欄140-150公斤以上大肥豬仍舊是虧損的,出欄標準體重的豬更是加重虧損程度。而自繁自養大型豬場也希望豬價抬升后出欄標準體重的豬,提升盈利。

  值得關注的是,在正邦科技的業績預告中,還預計今年上半年淘汰40萬頭能繁母豬,具體每個月淘汰數量會根據市場的情況調整。淘汰掉部分產能是為了放緩擴產速度嗎?結果恰恰相反,正邦科技相關負責人回復記者稱,淘汰性能較差的母豬是為了更新一批性能更好的種豬,既能夠降低成本,還能夠提升未來產能。

  “隨著生產恢復,豬價下跌,對于不同的養殖主體,生豬生產成本的凈利潤決定了未來他們的供給基本平衡,或者說供給在某個某個階段出現過剩的時候,他們能夠降低市場風險的一個主要的決定因素。所以在后期,尤其是在生豬的供給已經接近常態水平的時候,養殖端是要提前淘汰一些產能比較落后的母豬,提高母豬的養殖效率。”朱增勇說。

  另外,生豬期貨上市后,上市豬企也希望通過期貨壓縮、減緩生豬市場的波動幅度,令生豬價格保持在均衡價位。但是,受生豬現貨價格下跌的影響,生豬期貨也不再風光。截至目前,主力合約也已下跌超過1000元/噸。

  另外,搜豬網數據顯示,生豬期貨主力合約持倉量已減少至1萬余手,按照每手16噸計算,期貨市場上的總持倉量也只有17余噸。根據銷售數據報告,14家上市豬企一季度合計銷售生豬達1912.63萬頭。當前生豬期貨的交易量還不足以支撐任何一家上市企業進行套保,這或也意味著,上市豬企的未來業績還是要依仗生豬價格的走勢,仍無法逃離生豬價格下跌導致利潤下跌的“豬周期”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