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地野豬成災,防控措施亟需升級
“今年玉米快熟了,野豬就來糟蹋了”“野豬跑到院子里把家豬咬傷了好幾頭,下次怕是要傷人了”……連日來,廣元、巴中、達州、綿陽等地村民反映:秋收將近,野豬頻繁下山覓食,不但毀壞莊稼,還威脅人身安全。據報道,四川省是全國14個野豬危害綜合試點省區之一。然而,記者調查了解到,受多種因素制約,野豬致害防控試點遭遇“卡殼”。
近年以來,由于生態保護的持續推進,在許多地方,一些野生動物種群開始逐漸龐大起來,這固然有利于生態的調節和恢復,但局部地區野生動物種群的過快增長,也會影響到生態安全,沖擊到民眾的生產生活。野豬泛濫成災,就是其中一個尤為突出的問題。
野豬的繁殖力極強,破壞力更是驚人。野豬群所到之處往往一片狼藉,農場莊稼被破壞,農作物連根都被掘出來,野外的生態會被野豬大肆破壞,食物鏈失去平衡,甚至會影響到其他物種的生存。
報道中也提到,“一群野豬一晚能將村莊附近2-3畝的土豆全部損毀。”據不完全統計,四川全省每年各地上報野豬致害7000-8000次,毀壞農作物等造成的損失約2.15億元。除了造成民眾財產的損毀之外,野豬傷人事件也時有發生,危及民眾的安全感。
然而,面對野豬泛濫成災,相關的管理和調控卻顯得有些“縮手縮腳”。在四川,地方民眾為防控野豬造成的損失,采取了修建簡單防護墻、制作稻草人、放高音喇叭等方式驅趕野豬,但收效甚微。至于野豬獵捕,從設施配置,人員訓練、管理都存在難題。
此外,管理部門對于野豬獵捕的態度極為謹慎,相關審批程序繁瑣,獵捕指標的核定,與基層實際有所脫節。報道中就提到,某縣區林業部門認為,該縣野豬數量起碼幾萬頭,至少需要每年獵捕數百頭,但上級批下來的獵捕指標,每年只有20頭。
種種尷尬,都凸顯出當下野生動物管理和保護中的一些思維偏頗。野生動物的保護當然很重要,這也是法律的要求,但是,保護野生動物并不是絕對的和無條件的,也有要生態平衡的整體考慮。當野生動物和人類生活存在交集乃至沖突時,野生動物保護也要兼顧民眾利益。以野豬為例,野豬雖然屬于國家保護動物,但保護級別較低(三級),在局部地區,野豬增長的失控,已經超出了生態的承載力,讓民眾生活苦不堪言,甚至威脅到他們的安全,此時,對野豬種群的控制,應該被放在更優先的位置。
換言之,野生動物的保護絕不是一種“靜態保護”,而應當與時俱進,根據野生動物種群的不斷變化,作出靈活調整。所以,面對野豬泛濫成災,防控措施也要及時升級,以避免生態的惡化和民眾生命財產的無謂損失。這一過程中,只要科學制定獵捕等種群調控措施,做好野外種群的監控,在控制野豬種群規模的同時保護種群的繁衍和安全。
一周熱點
- 2021-09-24美國谷物理事會:中國創紀錄的玉米進口步伐還將持續
- 2021-09-24IGC調高2021/22年度全球玉米產量預測值
- 2021-09-24美國農業部:私人出口商報告對危地馬拉銷售13.8萬噸玉米
- 2021-09-24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出口改善,玉米現貨價格上漲
- 2021-09-24王宗禮:預計全年飼料總產量將超過近年的較好增長水平
- 2021-09-242021年9月23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9-24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對華銷售累計達到1100萬噸,同比減少42.9%
- 2021-09-24截至9月16日當周,中國從美國買入62萬噸新豆,低于前一周
- 2021-09-24每噸再漲20元,玉米價格重返2480元/噸以上,為何?下跌趨勢將逆
- 2021-09-23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