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生豬期貨首個合約總成交額達1.03萬億元
在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背景下,如何助力生豬產業企業更好利用期貨工具、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期貨及現貨有關各方的共同課題。
10月21日,2021中國農牧產業(衍生品)大會上,大商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席志勇在大會致辭中表示,作為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期貨產品和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上市以來交易有序、交割順暢,市場功能初步顯現。
據大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生豬期貨首個合約LH2109于9月27日順利摘牌,截至9月27日,生豬期貨共運行175個交易日,總成交量331.95萬手,總成交額1.03萬億元,日均持倉4.25萬手。其中LH2109合約成交量190.97萬手,總成交額6591.13億元,日均持倉1.67萬手。
從生豬期貨上市以來的價格走勢看,自上市以來,生豬期貨的價格較好反映了市場預期。具體來看,今年春節前生豬市場處于供應旺季,現貨價格節節上漲,期貨價格則逐漸下跌,理性反應下半年需求預期;春節后隨著疫情抬頭,市場擔憂疫情對未來供應產生影響,期貨價格高于現貨;3月至8月,消費淡季疊加肥豬集中出欄等因素,現貨價格下跌,市場預計9月旺季價格將上漲,期貨升水,臨近交割月,新冠疫情影響9月預期,期現價格實現回歸。
在生豬交割這一關鍵環節,上述負責人稱,首批生豬交割在9月順暢完成,LH2109合約自9月1日首次交割配對起,至9月27日摘牌,共配對交割20手,涉及9家賣方會員的13個客戶、10家買方會員的10個客戶和6個交割庫。其中,16手現貨提貨的交割配對,出欄生豬均重117公斤。
席志勇表示,接下來,大商所將完善交割庫布局,擴充交割資源,將更多產業企業納入生豬期貨交割體系。三是持續推進智能交割監管,提高交割效率和質量。四是加強市場創新,繼續完善多元化交割等延伸服務,深化農產品生態圈建設,為養殖企業提供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風險管理服務。
一周熱點
- 2021-11-05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直接飼喂微生物和發酵制品生產菌株鑒定及其安全性評價指南》的通知
- 2021-11-052021/22年度上半年阿根廷大豆壓榨量預計提高到1720萬噸
- 2021-11-05ANEC:11月份巴西玉米出口自今年1月以來首次超過大豆
- 2021-11-05Informa公司預計美國玉米和大豆產量高于政府預期
- 2021-11-052021年11月4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11-05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對華銷售總量同比減少35.6%
- 2021-11-05截至10月28日當周,中國從美國買入121萬噸新豆
- 2021-11-05生豬供應相對過剩局面仍將持續農業農村部:大家多吃豬肉!
- 2021-11-04半月內,一斤豬肉貴了4.4元,蛋價逼近6元/斤!
- 2021-11-04豬肉股集體大漲!近期豬價上漲有5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