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省最大生豬產業群集,注重聯農帶農 建立多種利益共享機制
年關將至,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乳城鎮新興村等10個行政村的村集體和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將共享120萬元分紅,這是韶關市生豬優勢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下稱“韶關生豬產業園”)“折股量化”項目實施的成果。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帶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鄉村振興是韶關生豬產業園建設的初衷。兩年來,一群充滿激情的建設者,戰嚴寒斗酷暑,搶時間爭進度,在北江江畔留下了許多風雨兼程、晝夜施工的身影;一棟棟現代化豬舍拔地而起,一座座高科技廠房相繼竣工。韶關生豬產業園目前正如火如荼建設中,建成后預計新增高質量生豬產能190萬以上,生豬年出欄量超過334萬頭,生豬現代化屠宰加工產能100萬頭/年,以高科技智能化標準打造豬苗、飼料、養殖、屠宰、流通、動保等全產業鏈。
韶關生豬產業園為全省生豬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2020年6月,韶關生豬產業園入選廣東省第一批優勢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這是全省唯一以市級政府為申報主體,項目覆蓋縣市區最廣以及總投資最多的生豬產業園,總投資22億元,其中省財政資金1.5億元。”韶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總畜牧獸醫師黃苑芳介紹,韶關市委市政府相繼引入海大集團、溫氏股份(300498)等大型農牧企業,全力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生豬優勢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
立足產業優勢 打造大灣區生豬供應中心
韶關養豬歷史悠久。據韶關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科科長葉慶強介紹,韶關梅花豬、烏逕豬是廣東種豬的代表,被列入《廣東省家畜家禽品種標志》。
建設高質量生豬產業園,韶關優勢明顯。
韶關生豬產業發展有良好的基礎。葉慶強介紹,近年全市生豬產能年均300萬頭左右,出欄數在全省前列。生豬除供應本地市場外,還調往粵港澳大灣區,年調運量超200萬頭,是粵港澳大灣區生豬主要供應地之一。
韶關生豬規模化標準化程度較高。據了解,韶關生豬規模化率達到了84%,“在生豬生產環節中,養殖設施化程度高,智能化應用先進,環保水平程度高。”黃苑芳說。
立足發展優勢,韶關生豬產業園有著高定位。“產業園按照‘生產+加工+科技+品牌營銷’等全產業鏈運作模式,從豬苗、飼料、養殖、屠宰、流通、動保產品整個鏈條進行布局與防控。擬打造成為國家級現代化生豬產業示范區、華南地區生豬屠宰加工與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大灣區生豬屠宰加工與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廣東省產業扶貧示范區。”黃苑芳說。
據了解,韶關生豬產業園規劃建設范圍包括湞江區、武江區、曲江區、翁源縣、仁化縣、乳源瑤族自治縣等6個縣區,由海大集團、海大生物飼料、湞江益豚、乳源益豚、霞興溫氏、番靈、龍鳳胎集團、廣匯農牧、和而友、新供銷天韶、乳源新好、武江優百特等12家實施主體(海大集團為牽頭實施主體)分別承擔農業設施、土地流轉、產業融合、科技研發與信息支撐、農業品牌、貸款貼息、聯農帶農、地方統籌等8大類共21個項目。
堅持綠色發展 科技引領“四個轉型升級”
近年來,韶關市大力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全力筑牢粵北生態屏障,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黃苑芳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統籌下,韶關生豬產業園建設以科技為引領,堅持保供給與保環境并重,以綠色生態為導向。
走進位于湞江區犁市鎮黃沙村的湞江(犁市)生態高效自繁自養場項目區,引人矚目的5層樓房,是現代化的豬舍,有4.8萬頭生豬在這里集中飼養。豬舍實行集中管理、分區控制,配有各種智能化科技設備,自動喂料、自動投藥、自動溫控、自動刮糞、遠程實時監控……生豬養殖在這里快速向“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轉型,養豬變得越來越“潮”。這是韶關生豬產業園牽頭實施主體海大集團采用的現代化生豬養殖模式。
“海大集團在韶關生豬產業園內全部采用高度自動化生產模式及高標準的綠色環保處理模式,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有力保障豬群健康,依次保證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豬肉食品。”海大集團益豚事業部粵北市區總經理王林生介紹,通過有效運用自動化設備,可實現人均飼養母豬150-180頭,人均飼養肥豬2000-2500頭。
在韶關生豬產業園另一家實施主體――位于武江區龍歸鎮坳頭村的韶關市武江區優百特養殖有限公司豬場,同樣是一個立體集約、智能高效、生態循環的現代化綠色環保豬場。“我們采用國際領先的糞污處理方式,自動刮糞,把豬糞引到沉淀池。糞污通過攪拌后,抽到發酵棚里發酵,最后變成有機肥,從而達到零排放、零污染,實現廢棄物種養結合循環利用。”該公司行政主管羅建榮介紹。
“這是一個全產業鏈園區、數字化信息化的智能園區、生態環保的綠色園區,和聯農帶農的服務園區。”黃苑芳說,目前,韶關生豬產業園實現了“四個轉型升級”――“從分散到集中”“從粗放到綠色”“從小型屠宰到現代化集中屠宰”“從運豬到運肉”。
黃苑芳表示,韶關生豬產業園將被打造成“布局合理、設施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生產高效、產出安全、循環利用、整潔環保”的現代化美麗牧場,為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示范;并以龍頭企業帶動,推動生豬高質量產業發展,以綠色環保生產方式,保持生豬產能長期穩定。
政府高位推動 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
生豬產業有基礎,龍頭企業創新驅動,政府部門提供政策、資金和技術等堅實的產業發展后盾,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韶關生豬產業園高質量發展。這是記者走訪韶關生豬產業園時,各實施主體企業共同的感悟。
韶關市農業農村局發展計劃科科長劉植茂介紹,為統籌實施生豬產業園建設工作,市黨政主要領導親自謀劃、親自推動,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園長),市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副園長)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工作專班,建立以分管領導為總召集人的聯席會議制度,將生豬生產作為“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的重點,并將生豬產業園的建設納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各相關縣(市、區)黨委對本地的項目落地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
韶關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有關生豬穩產保供的決策部署,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前期已相繼引入海大集團、溫氏集團、正邦集團、雙胞胎集團等大型農牧企業落地生根。2019年9月,韶關與廣東恒健、海大集團、雙胞胎集團簽訂300萬頭生豬屠宰產業鏈項目協議;2019年12月,韶關與溫氏集團簽訂了生豬產業扶貧項目框架協議,形成了以構建種業、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配套發展的現代化生豬產業體系。
此外,在政策扶持上加強保障。以工作專班為抓手,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加強協同聯動,不斷優化金融、用地、用水等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政策體系。其中,市農業農村局履行牽頭抓總職責,市財政局落實涉農資金統籌政策,市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落實生豬養殖用地保障政策,市生態環境局督促各地落實生豬養殖項目環評“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督促指導各有關(縣、區)推進工作落實。
在完善機制上,強化協同。建立市分管領導定期分析研究問題的工作機制,定期聽取項目建設匯報,協調解決問題,現場辦公,推進和組織產業園建設和管理工作。建立了實施主體之間每周碰頭,工作專班與實施主體每兩周碰頭一次的工作機制。成立產業園辦公室,統籌組織各實施主體按照建設任務清單、資金使用方案要求,開展項目建設和運營,聯結帶動農民廣泛參與,接受責任主體和各級有關部門監督指導。“高效的聯動、反饋機制有助于解決問題,加快推進產業園建設。”劉植茂表示。
注重聯農帶農 建立多種利益共享機制
“產業振興的落腳點在于增加農民的收入,這是產業園必須達到的目標。”黃苑芳說。韶關生豬產業園實踐探索了實施主體和農戶之間的產業融合與鏈條延伸增值收益分配模式。一方面,構建股份利益聯結機制,推廣“龍頭企業+農戶”等利益聯結方式,鼓勵農民通過資金或者土地流轉入股產業園,與龍頭企業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另一方面,探索形成“六個一批”產業幫扶模式,即謀劃一批產業、培育一批主體、籌措一批資金、提供一批服務、打造一批品牌、探索一批機制,培育了生豬等特色優勢扶貧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韶關生豬產業園省級財政資金折股量化及收益模式深受村民歡迎。該模式以產業園為依托、龍頭企業帶動、現代生產要素集聚,瞄準產業園所在地原造冊登記的貧困村和貧困戶,積極探索財政專項資金注資實施主體企業實行折股量化保底收益項目,以及養殖合作、就業創業等多種形式聯農帶農,確保產業園核心區養殖項目所在地貧困村貧困戶在出列的基礎上,有穩定的分紅收入和就業以及合作養殖產業收入,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統籌安排產業園項目的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5000萬元的10%即1500萬元,統一投入到海大集團湞江(犁市)種豬繁育基地項目,產生的收益按照總投入的8%進行保底分紅,分配給產業園項目所在地的10個行政村(原貧困村)和原貧困戶。分紅時間從2020年開始計算,實施時間13年。”黃苑芳說。
具體來說,為調動村兩委積極性,以便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困難與問題,按照總收益的19%支付到原貧困村(行政村),即22.8萬元平均分配給10個村,每年每村2.28萬元,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用于村集體公益事業投入以及對村原貧困戶的扶持;把總收益的81%支付到貧困戶,即97.2萬元按照實際貧困人口多少進行分配,既兼顧村集體經濟收入,又保障了原貧困戶出列后還有穩定分紅收入,構建股份利益聯結機制,確保原貧困戶脫貧質量不斷提升。
此外,要求各實施主體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提供就業崗位,優選滿足周邊原貧困戶或群眾就業需要,引導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加勞務收入,原貧困戶以及產業園內的農民還可以按照公司的要求參與合作養殖,構建產業聯動帶動增收機制,確保產業園內的農民收入高于面上農民收入15%以上。據統計,產業園生產項目所在地
一周熱點
- 2022-03-10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2年生豬等畜禽屠宰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的通知
- 2022-03-09俄羅斯港口貨運受阻 小麥出口格局或生變
- 2022-02-28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