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再遇強震,對我國漁業和能源發展有哪些啟示?
3月16日晚間,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7.4級地震。據日本富士電視臺17日報道,日本福島縣16日深夜的強震已導致131人受傷,另有3人死亡。共同社援引東京電力公司的消息報道,地震發生后,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和5號機組、第二核電站1號和3號機組乏燃料池冷卻系統一度停止工作,后已恢復,另外,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內一座儲存核污染水的水罐位置移動。
雖然日本首相在17日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各地核電站在地震后并未發現異常,但潛藏隱患的福島核電站是否會再度面臨危機?未來一周地震預警是否會加劇當前污染?毫無疑問,本次強震再次讓福島核災的后續處理情況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事故過去11年,潛在風險逐步成為現實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9.0級特大地震,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襲擊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由此引發自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后最嚴重的核泄露事故。
據當年3月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的東海區海洋放射性監測通報,當時國內專家也發表論文稱,由于東海黃海趨近于半封閉的海域環境、且漁業資源基本自成洄游體系,日本核泄漏事故短期內不會對我國近海漁業生產及水產品安全帶來很大影響,但需結合福島核電站后續處理情況,警惕未來輻射生物效應及資源效應的潛在風險。
這種不確定的潛在風險在去年進一步成為現實。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在兩年后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水經過濾并稀釋后排入大海。雖然日本政府一再表示排放核污水的濃度符合國際標準,但依然引發日本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廣泛擔憂。沿岸漁民和水產業者尤為憂慮生計受到“毀滅性打擊”。
福島核電站位于日本東海岸,隨著南下的千島寒流和北上的日本暖流在日本東海岸交匯,強大的洋流將帶著核污水在整個北太平洋循環,德國一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模擬結果顯示,從福島核污水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10年后核污染將蔓延全球海域。隨著近年來太平洋沿岸多地相繼發現因核輻射變異的海洋生物,國際輿論對日本政府早已向太平洋偷排核廢水的猜測甚囂塵上。
環太平洋環境安全與我國漁業生產息息相關
根據2019年中國漁業年鑒數據顯示,我國近海捕撈產量穩定在706萬噸左右,遠洋漁業總產量達226萬噸,約占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的19.7%。其中,近海捕撈來自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我國沿海捕撈產量較高的鮐魚、竹莢魚、鰻鱺、太平洋褶柔魚、遠東擬沙丁魚、秋刀魚等捕撈對象、也是在日本沿海分布較多的主要捕撈種類且多是高度洄游性的種類,遠洋漁獲則大部分來自環太平洋海域。
雖然中國已經禁止進口來自日本輻射區10個都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且中國進口海產品大量來源于東南亞、美洲、澳洲等地,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危及環太平洋及全球海域,勢必將對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帶來進一步損害,直接影響我國漁業生產長期可持續發展。
最令人擔憂的是,國際社會中,迄今為止,將核污水排入海洋這一做法史無前例,一旦日本按照計劃公開啟動核廢水持續排放,無異于為全球數百個尚在運行中的核電站做了一個最壞的示范,不僅會有其他核電站為降低處理成本而紛紛效仿,甚至會有無數噸廢水垃圾流入大海。
綠色高質量發展,是漁業和能源轉型的必然要求
今年2月,農業農村部召開漁業漁政工作部署會,強調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強化風險防控,守牢漁業安全底線;深入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持續推動漁業“走出去”。同期,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以專欄形式規劃了12項重大工程,其中再次提到,強化漁業風險防控,促進漁業安全發展;保障水生生物安全,嚴控水產品質量安全;推動拓展漁業國際合作,持續提升國際履約能力,鼓勵水產養殖業“走出去”。
另一方面,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結合“積極有序發展核電”的要求,我國能源電力系統清潔化、低碳化轉型已提速。2022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日本的前車之鑒為我們敲響警鐘,面對危機,在全球一體化環境下,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該如何抉擇?中國,給出了綠水青山的答案。
一周熱點
- 2022-05-1617家豬企負債2416億元,養豬業核心邏輯發生重大變化,養豬企業如何涅槃重生?
- 2022-05-16烏克蘭無法交付數百萬噸的糧食
- 2022-05-16印度小麥禁令發酵 國際小麥炒作沖高
- 2022-05-137月1日起施行!農業農村部公布《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
- 2022-05-122018—2021全國飼料工業發展概況
- 2022-05-11預計今年國內小麥飼用總量同比減量一半
- 2022-05-11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全面排查各類毀麥情況 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 2022-05-11邵博士:強強戰略合作 共推農業創新
- 2022-05-112.1%!CPI連增兩月,有機構研判豬肉價格大周期底部已現
- 2022-05-105月13日政策性糧食(大豆)交易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