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半年暴漲200%!殘酷的去產能,誰最受傷?

來源: 綜合中國經濟周刊、藍鯨財經   作者:    時間: 2022-04-07

在豬價連綿不絕的下跌聲中,豬肉股卻漲破了歷史新高。

  3月29日,傲農生物盤中漲停,這是該股3月以來第三次股價觸及漲停,去年8月至今已累計上漲超200%。吊詭的是,期間豬肉價格跌不見底,傲農生物預計2021年巨虧10.8-12.8億元。

  無獨有偶,巨星農牧期間累計上漲約170%,唐人神也逼近翻倍。而唐人神去年同樣預虧約10億元。截至4月1日,通達信豬肉概念年內上漲6.15%,遠遠跑贏大盤。據梳理,截至3月23日收盤,豬企溫氏股份股價在6個月里上漲超過65%,天邦股份股價漲幅也接近40%。

  與股價相映的是機構的調研熱情。3月3日68位機構投資者齊聚廈門瑞頤大酒店,在券商策略會上調研了傲農生物。牧原股份今年已經發布了6份調研公告,唐人神更是發布了13份。

  到底什么情況?

  困在周期中的豬:歷史級別的漲與跌

  在我國,豬肉消費長期占肉類消費的60%以上。由于生豬生產需要時間,從二元仔豬到肥豬出欄,大約需要18個月的時間。供需跨期錯配導致豬周期的形成,由此帶來的豬價變動也是許多國人有深刻感受的。

1.jpg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2002年至今,我國共經歷了5輪豬周期,每輪持續時間3-4年。2018年至今的豬周期最讓人印象深刻。在這輪歷史級別的周期中,豬價創紀錄地上漲262%,見頂之后還在高位震蕩13個月之久。

  豬價的暴漲,使得高層幾次三番釋放儲備和政策吹風。2021年至今,豬肉價格又持續下跌,生豬出欄均價一度跌至5元/斤關口。

2.png 

  對于生豬養殖企業來說,僅憑豬肉價格還不能確定盈利或虧損。這就需要引入豬糧比這個概念。簡單理解,豬糧比就是生豬價格與生豬養殖主要飼料——玉米價格的比值。

  根據去年發布的《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生豬養殖企業的盈虧平衡點約在7:1. 當豬糧比價低于5:1時,發改委將發布一級預警。

  去年6月,"豬肉價格連降19周"曾登上熱搜,豬糧比也在該月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當前豬糧比則已經連續5周位于該區間,這對生豬養殖企業是極大考驗,也難怪豬肉股業績連連報虧。

  先行指標現拐點:歷史中的真相

  可為什么明明豬企很難過,股價卻一路走高呢?

  這種情況并非沒有發生過。2018年正處豬價低點,包括牧原股份、新希望在內的絕大部分豬企業績各季度均同比下滑。部分企業延續到2019年,2019H1牧原股份甚至虧損1.56億元。

  但2018年10月前后,豬肉股就開始掀起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這個階段,多數豬肉股漲幅在5倍以上。

3.jpg 

部分公司股價表現;來源:通達信

  密碼之一是能繁母豬存欄這一生豬供給的先行指標。生豬養殖周期較長,由于能繁母豬存欄量的變化,決定了8-12月后的生豬出欄數量,而生豬出欄數量決定了豬價的拐點。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于2021年6月見頂開始回落,當前仍處于回落過程中。隨著生豬養殖深度虧損的持續,行業產能去化也將繼續,能繁母豬存欄量有可能繼續下行。

4.jpg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豬肉股紛紛在去年8月前后見底,并且在今年無視豬糧比跌破5:1。

  除了能繁母豬存欄量,當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還有一個很大影響因素,就是集中度提升。華安期貨援引布瑞克咨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10家上市豬企生豬銷量占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比重為9.4%,2021年該數據達到17.3%。兩年時間提升近1倍。

  集中度提升疊加行業深度虧損產能去化的殘酷,影響最大的是養殖散戶,對規模化養殖企業來說卻是機會。因此,愿意且能夠提升產量的企業,可能在接下來的景氣周期中受益更多。

  以牧原股份為例。在上一輪"豬周期"中,牧原股份2016-2018年生豬銷量同比增速分別達到62.27%、132.42%和52.14%,銷量從2015年的192萬頭,快速增至2018年的1101萬頭。2019年雖略有下滑,但2020年再次增加76.67%達到1812萬頭。

  近幾個月受資本追捧的傲農生物,似乎正在重復牧原之路。其2021年生豬出欄325萬頭,連續第二年生豬出欄量同比翻倍,2021年同比增長141%。擴張速度在可比公司中位居前列。

  在3月初的調研中,傲農生物表示,其出欄目標是2022年600萬頭、2023年800萬頭、2024年1000萬頭。

  原材料即飼料成本上漲對生豬養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隨著玉米等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豬糧比持續位于一級預警區間。一方面有望加快行業產能去化,另一方面也將對豬肉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市場預測:今年6月豬價將迎反轉

  市場很多觀點預測,今年6月份生豬價格會反轉、漲起來。招商證券分析稱,“綜合考慮到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自去年7月起持續下降,我們判斷國內生豬出欄量增速在今年或出現前高后低的趨勢,生豬下半年或現銷量下滑,并進而帶動豬價反轉”。

  中信期貨則預測,2022年或將開啟新一輪豬周期,豬價重心逐步上移,但新一輪豬周期的豬價振幅較上輪周期或大幅收窄。

  但是,3月23日,中部地區一生豬育種企業負責人林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當前離生豬市場見底反轉還早著呢!當前國內生豬養殖設施龐大,加之能繁母豬供應能力大,只要豬肉呈現上漲趨勢,養殖戶會迅速上馬產能,從而拉低豬價。”

  多位養豬行業人士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生豬價格進入上漲區間至少要延遲一個季度,伴隨生豬養殖企業深度虧損,加之國內疫情帶來的豬肉消費需求下降,預測到今年9-10月份,生豬價格才可能進入上行通道。

  “豬周期底部的確認要往后推一個季度。”3月23日,一家國有生豬養殖企業總經理張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非洲豬瘟防控能力的提升、存欄生豬出肉量的提升都是大幅擴張生豬產能的因素。這些綜合因素一定程度“燙平”了豬周期,推動整個行業始終處于盈虧平衡點上下波動,去產能的周期也會被拉長。

  近日,溫氏股份董事會秘書梅錦方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未來二季度、三季度,整個豬肉價格要想明顯提升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總體還是供大于求。

  林鄰坦言:“今年豬肉行情會有一波反彈行情,但會持續多久不確定。最近生豬期貨價格不斷往下走就是市場預期走弱的信號,生豬期貨主力合約LH2205年內跌幅接近20%。”

  生豬產能過剩或成為常態

  “產能過剩已成為一種常態。”林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大量豬舍以及能繁母豬數量居高不下,都為生豬產能迅速擴張奠定了基礎,即短期空欄的養殖場仍可能迅速恢復養殖規模。

  去年10月,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生豬養殖行業出現把仔豬當烤乳豬賤賣,折射出當前生豬市場產能過剩的現實。

  半年時間過去,生豬產能過剩依舊是養殖行業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

  林鄰表示,過去我們豬場不多,且建豬場、產能上規模的時間長,短期大幅擴張產能比較難實現,而現在不同,市場上豬場存量巨大,而且成本很低,養豬大戶要上產能規模很容易。這直接決定了未來生豬產能過剩可能成為一種常態。

  此外,能繁母豬存有量也是決定未來生豬市場供需格局最核心的指標。目前我國能繁母豬數量仍處再歷史高位,為正常年份的104%左右,且數月以來下降相對緩慢。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290萬頭,環比下降0.9%,同比下降3.7%,7個月累計調減274萬頭。而2021年6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為4564萬頭。

  張云認為,能繁母豬存欄的去化幅度決定豬價反彈高度,而當前能繁母豬存欄環比雖有下滑,但絕對量仍處高位。

  3月22日,中信期貨研報認為,當下豬舍等基礎設施充裕,仔豬、母豬等基礎供應相對充足,養殖行業不具備長時間獲得超額利潤的環境。從資金端看,養殖企業確有資金壓力,但銀行端抽貸斷供壓力不大,外力驅動的產能去化目前仍未看到。

  張云坦言,“生豬的盈利周期會縮短。只要生豬市場呈現上漲趨勢,原本可以持續一年的上漲行情,由于生豬養殖規模產能迅速上馬,將被壓制。這也導致生豬市場上漲行情的時間窗口縮短為幾個月。”

  以2021年生豬價格暴跌為例,林鄰分析認為,“去年豬肉暴跌的深層次原因就是養殖戶上產能太快了,巨大的產能直接影響了豬肉供需平衡,當然,產能過剩問題還得歸咎于前幾年全國豬場的瘋狂建設。”

  當前,很多生豬養殖戶都咬緊牙關,頂住上升成本壓力,等待下一波上漲行情,養殖行業競爭壓力日趨激烈。

  林鄰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現在肥豬價格大概維持在6.2-6.5元/斤,一個成本控制較好的豬場,出欄的每頭豬虧損達500~600元。隨著飼料等原料價格同比大幅上漲,豬糧比持續處于低點,養殖戶虧損幅度還將擴大。

  招商證券指出,由于豆粕等飼料原料受南美減產、原油漲價、地緣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大幅上漲,1月以來豆粕漲價幅度達37%,生豬養殖行業的現金成本仍存在壓力。

  “很多生豬養殖大戶都在等下一個豬周期,我預測未來能繁母豬產能去化不會大規模出現。當前生豬行業維持低谷期,加之養豬賺錢效益弱化,通過優勝劣汰,生豬產能去化會進入緩慢區間。”張云說,目前對養殖戶來說,生豬養殖行業競爭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大型養殖戶頂著低豬價、高成本的深度虧損,手握大量淘汰母豬群;而那些資金實力弱、成本管理能力差、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養殖戶將會慢慢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