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進入2023年,近期豬價走勢可謂是跌宕起伏。生豬價格在經歷了連續六周下降后,近幾日有所反彈,這也導致養殖端對2023年豬價走勢預期逐漸分化。那么,2023年,豬價到底如何走?是不是真如我們大多數人預期的:2023年,生豬價格將是一個悲觀行情!我們不妨對2022年的生豬產業做個簡單的回顧,并在此基礎上來分析一下2023年生豬市場的發展趨勢。
生豬價格連續六周下降!業內預期兩極分化,2023年豬價走勢悲觀?
2022年生豬產業市場回顧
1、2022年生豬產業發展呈現出的特點:總體上來看,2022年生豬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四大特點。
一是生豬產能已經處于常態水平。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止9月末,生豬存欄4.4億頭。按照我國的年消費需求量,已經達到了階段性的飽和和平衡,生豬產業和市場處于一個相對良性循環的過程。
二是需求進入“瓶頸期”且受疫情影響。需求是由人口和收入水平來決定的,從這兩點來講,未來豬肉生產和需求增長空間有限,也就是說需求進入了“瓶頸期”。從2020年開始,疫情對家庭豬肉消費的需求量以及需求方式和結構都帶來了深刻影響。
短期來講,疫情依然是豬肉需求能否提振的主要因素之一;從中期來講,疫情影響居民收入進而影響豬肉消費需求;從長期來講,禽肉、牛肉等其它肉類的供給增加,以及不同肉類之間的價格比縮小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豬肉的消費。
三是成本處于高位,飼料成本漲幅明顯。近兩年生豬生產成本處于歷史高位,尤其是今年,豆粕價格創歷史新高。從中長期來講,包括飼料、人工防疫、固定資產投資都是呈現上漲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拉動豬價重心上移并左右豬價的波動空間。
四是養殖盈利從2019年起連續處于盈利。如果養殖戶在沒有外部損失的前提下,從盈利角度出發,如果能夠持續穩定經營,從2019年開始到現在是連續4年保持盈利的,而每頭豬的凈盈利水平也是遠高于以往周期。2022年1~9月份全行業基本達到平衡,四季度是全年的盈利點。
2、2022年生豬價格走勢回顧
在2022年3月份左右,重點屠宰企業的屠宰量達到歷史高位,正好對應了2021年五六月份能繁母豬處于高位時期的產能,相應的豬價也處于年內低位。
隨著凍豬肉的收儲以及對應產能出欄放緩,從4月份上旬開始,豬價止跌回升,并在4月中旬出現第一波明顯反彈;在6月初,隨著養殖結構調整,開始第二波明顯反彈;在豬價上漲后,養殖戶從規模豬場購買標豬進行二次育肥的現象明顯增加,豬價階段性供給錯配,在9月~10月份出現了第三波明顯反彈。
在2022年,政策調控方面出現了兩次收儲和放儲。在3月3日~6月24日,連續進行了13輪凍豬肉收儲,盡管收儲量只有十多萬噸,但從五月份以來豬價的快速反彈開看,毫無疑問其中一部分驅動力來自凍豬肉的收儲。
隨著六月份以后豬價的快速的上漲并達到了較高水平。從9月初開始,又開始了7批次凍豬肉的放儲。預計在雙節前后,央、地兩級還會進行凍豬肉的放儲,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豬價的反彈速度和反彈幅度形成影響。
從“豬周期”的角度來看,這輪周期豬價波動和以往周期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豬價在進入新一輪周期以后,并沒有出現小周期,而是短時間內在三個月左右由波谷進入盈虧基本平衡,又經過三個月由盈虧平衡進入中度以上盈利。從影響因素來看的話,在進入新周期后,相對而言影響供給和價格的因素跟以往周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對消費的影響,以及飼料成本對于收益的影響。
從時間維度來看,2021年下半年全行業進入虧損,在短時間內由輕度虧損進入重度虧損,特別是在去年的7~10月豬價處于低位,養殖戶大幅度虧損,導致繁母豬產能去化速度較快,同時配種積極性下降,這也成為今年6月份以后豬價反彈的一個核心要素。
從本質上來講,還是生豬的供給量出現了偏緊,疊加出欄節奏、生產成本上漲等等因素以及市場情緒等推高了豬價上漲的空間。
除了豬價的走勢跟以往周期存在差異外,我們再看一下另外一個影響未來供給和價格波動的重要指標—仔豬的價格。一般情況之下,如果仔豬的價格處于波谷或者近幾年較低水平,也就意味著在5~6個月以后,豬價就會進入反彈回升的通道。
例如:在2021的10月份,豬價跌至低位,出現了仔豬價格大幅下跌,甚至出現了白送的現象。而在2022年4月份以后,供給寬松局面逐漸改善,豬價開始持續的反彈。這是因為仔豬價格的下跌,意味著養殖積極性的快速下降,對應未來的供給將會逐漸的環比下降,帶動供需寬松的局面逐漸改善。
而本輪周期豬價的快速反彈,并沒有帶動仔豬價格的快速的上漲,這和以往周期有明顯差異。特別是在8、9月份以后養殖端對于明年春節以后的市場行情保持謹慎態度,所以豬價在九月份以后出現了逆勢下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養殖戶對未來的整個養殖情緒更偏向于謹慎樂觀。
所以,從能繁母豬的恢復速度、仔豬補欄的情況來看,對2023年的整個市場行情,還是應該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因為整體而言,無論是能繁母豬還是仔豬的增速,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溫和的。
2023年生豬產業和市場展望從本輪周期的波動幅度來看,前期的波動幅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平緩了2022年四季度以及2023年整個的生豬供給以及豬價的波動范圍。
從供給來看,豬價在短時間內快速反彈并進入盈利,將會主導后期的整個產能以增加為主。但同時,增加幅度受不同的養殖主體對于2023年謹慎樂觀影響,將呈現出穩中有增的態勢。 預計從2023年二季度開始,生豬出欄量將會環比增加。但是從出欄均重來講,2023年的出欄均重預計將低于2022年,因此,整體而言豬肉產量將會略低于2022年。
但是,由于豬肉進口小幅增加,整體供給量將會高于2023年。同時,由于生豬和家禽存欄量繼續提升,預計飼料成本仍將會保持高位運行。
從生豬生長周期來看,2023年供給增加正好是與下半年消費需求增加重合,同時疫情對居民經濟收入和消費需求的影響將會在2023年下半年明顯的減弱,也就意味著2023下半年,豬肉的消費需求將會明顯提振。在供需雙增格局之下,盡管2023年的3~5月份,豬價可能還會面臨一波短暫的回調。但2023年的豬價總體會位于成本線之上運行。
從波動幅度來講,2023年無論是供給還是豬價,都將會呈現窄幅波動的局面,養殖效益方面,依然能夠維持小幅到中幅盈利。從時間節點來講,預計2024年豬價將會進入新一輪周期。也就意味著本輪周期可能是歷史歷屆周期里面,維持時間相對較短的一輪周期。
總之,在經歷了近期生豬價格的持續下跌之后,養殖端對2023年的行情走勢以悲觀情緒為主,但從生豬市場供需基本面來看,或許不應該悲觀,如果多一點持續穩定經營,少一些投機心理,2023年,或許仍然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來源:新農鳴、豬好多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