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創資訊監測2024年全國瘦肉型生豬均價呈先漲后降走勢,截至10月22日,年均價為16.86元/公斤,同比上漲12.58%。2023年盈利欠佳,養殖端產能緩慢去化,疊加四季度豬病導致養殖端產能與存欄受損,影響2024年上半年供應偏緊、二次育肥熱度上升,支撐豬價走高,并于8月15日漲至年內最高點21.16元/公斤,隨后,由于養殖端出欄節奏加快、二次育肥豬源釋放,帶動豬價震蕩下滑。
“本次生豬價格下調可被視為市場供需關系、季節性周期以及政策調控交互作用的綜合反映。從供需層面分析,夏季高溫天氣對民眾肉類消費欲望構成了抑制作用,加之中秋節與國慶節假日前夕市場提前釋放的儲備需求,導致節日后消費市場出現暫時性疲軟。與此同時,供給端的仔豬補欄周期性釋放,致使市場流通量增加,供需失衡狀態進一步加劇,從而對價格形成下行壓力。”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中親農有限公司總裁支培元表示。
今年第三季度,養豬行業整體利潤達到相對高點。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博洋認為,按照常理,每年第三季度,全國正在經歷高溫天氣,豬肉消費疲軟,養殖端盈利受限。但是,今年第三季度,由于前期養殖端整體減少產能,市場呈現階段性供應有限現象,再加上養殖端不斷降低養豬成本,全國自繁自養一頭生豬能盈利727.84元,養殖端利潤同比增加820.91%。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后續成本下降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養殖生產成績的改善,當前公司各項生產指標仍有一定提升空間,隨著公司在疫病防控、營養配方、種豬育種、智能化與信息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持續投入,生產管理各環節的不斷優化,生產效率將逐步提高;二是前期飼料原材料價格下降仍會在養殖成本上逐步體現,生豬養殖完全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公司有信心實現今年年底的成本目標。
溫氏股份表示,未來成本下降的空間主要來自于豬苗成本、飼料成本、費用和其他盈虧等項目。年初至今,公司豬苗生產成本逐月下降,本年度累計下降80-90元/頭,飼料生產成本約下降300-400元/噸。公司將繼續加強種豬和肉豬基礎生產管理,提升養殖成績,繼續努力降低肉豬養殖綜合成本。
東海證券分析,當前產能恢復緩慢,盈利周期或被拉長。復盤以往幾輪周期來看,周期波動在3-5年左右,疫病、需求、政策、資本等因素影響周期長度。本輪周期虧損時間拉長,產能去化幅度減少,盈利幅度收窄,盈利后產能恢復緩慢,影響豬價短期波動因素增加。在行業經歷充分擴張后,近兩年產能增速放緩,進入穩定增長階段,盈利周期或被拉長。當前豬企資產負債率仍處高位,行業補欄謹慎。今年以來上市豬企加強成本控制,部分企業養殖成本降至階段性低位,成本控制水平成為豬企核心競爭力。
據卓創資訊調研,當下大豬存欄相對有限。年內二次育肥階段性存在,理論上,大豬存欄應當較充沛,但截至9月底,在生豬存欄減少狀態下,卓創資訊監測全國140公斤以上存欄占1.49%,同比降低0.08個百分點,較2022年降低0.25個百分點。大豬存欄偏緊,一是由于年內二次育肥多處于快進快出狀態,且部分二次育肥生豬于中秋節前、十一假期出欄,截至10月初,部分大豬已消化;二是由于自8月中旬后,豬價開啟下滑通道,養殖端看跌心態增強,9月出欄節奏加快,壓欄行為減少,二者共同影響大豬存欄偏緊。
卓創資訊生豬產業分析師鄒瑩吉表示,年內壓欄與二次育肥常態存在,階段性置后供應,四季度也不例外,10-11月養殖端或階段性補欄二次育肥并于年前出欄,年底前或仍有一定供應壓力。同時,截至10月17日,卓創資訊監測全國生豬交易均重為125.35公斤,已超過2023年最高水平。從往年情況看,部分養殖集團選擇在9-10月份加速出欄,為四季度留出壓欄空間,但2024年二次育肥熱度高于往年,養殖集團階段性出欄中小體重生豬流入二次育肥渠道,后市養殖集團出欄體重下滑空間或有限,疊加大豬需求旺季將至,養殖端壓欄、二次育肥心態或加強,交易均重或有上升空間,進一步增加供應壓力。
另外,據卓創資訊監測過去五年屠宰量計算需求的季節性指數,四季度需求呈逐漸上升態勢,2024年11-12月,需求或按照季節性走勢逐漸增強,對豬價形成利多,但據卓創資訊調研,年內需求整體偏清淡,且伴隨生豬體重偏大,或限制下游對生豬的需求數量,對豬價的利多程度或有限。
鄒瑩吉認為,在生豬交易均重高位運行、二次育肥仍會置后供應的情況下,后市供應或充裕,盡管需求或有增加,供大于求格局或仍延續,主線行情偏弱。但當下大豬存欄相對偏緊,壓欄與二次育肥對后市帶來的供應壓力或有限,且年初能繁母豬處于緩慢減少狀態,對應11-12月的理論供應壓力不大。
展望后市,在需求旺季來臨和供給相對不足情況下,養殖戶壓欄和二次育肥的行為有望增加,也將支撐豬價開啟新一輪上漲。
中郵證券認為,生豬產能經過了前期16個月的去化,累計去化幅度9.2%,從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的8個月時間內,產能都是持續低于2021-2022年周期的最低點。
華西證券表示,隨著天氣轉涼,豬肉消費步入冬季消費旺季,帶動市場惜售情緒,另外二次育肥觀望擇時入場,總體來看利好后市豬價。今年四季度尤其是年底旺季前,旺季需求將對豬價形成一定利多,豬價存在反彈可能。
溫氏股份認為,若今年下半年生豬價格持續保持高位,行業利潤異常豐厚,行業擴產積極性會增強。這會造成明年生豬供給量增加,對明年豬價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應。若今年下半年豬價上漲處于合理區間,行業擴產行為較為理性,明年的豬價趨勢也值得期待。
來源:鈦媒體、卓創資訊、證券日報、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