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第27周(6月30日至7月6日)秘魯各海區的捕魚量為88,600噸,捕魚活動依然主要集中在Paita海區,比上周的92,900噸減產了4,300噸,減幅4.6%;比去年同期的101,600噸減產13,000噸,減幅達12%;到27周為止今年秘魯總共捕魚量達3,202,800噸,同比去年的5,215,140噸,減產2,012,340噸,減幅38%。進入冬季后,秘魯海洋氣候惡劣,水溫低,魚群分散,捕撈更加不易,秘魯第28周(7月7日-13日)的捕魚量為85,823噸,比去年同期的27.7萬噸減少19萬噸,減幅近70%。平均每天捕魚量大約10,000噸(14日捕13275噸),300萬噸的鳀魚捕撈配額即將用罄。昨天(7月15日)秘魯官方報紙“El Peruno”正式宣布7月21日開始冬季鳀魚產卵期禁捕。禁捕的海域北自Paita(與厄瓜多爾接壤海區),南到Atico北面(南緯16°),報紙沒有宣布何時解禁。據推測,如果產卵期沒有推遲的話,一般要到10月份(去年為11月3日解禁)。
2、秘魯第27周的FAQ魚粉市場如捕魚量一樣毫無起色,只有少量的集裝箱交易,船期為8-9月份。蒸汽烘干魚粉市場也一樣停滯不前,成交的大部份也是集裝箱魚粉。目前報價:FAQ$580-585/噸(FOB,下同);超級蒸汽烘干魚粉$635/噸;高級$625-630/噸;臺灣級$615/噸;泰國級$610/噸;普通級$600/噸。由于21日開始禁捕,供應商沒有銷售壓力,而歐洲、伊朗買家對如此高價也不怎么感興趣。
3、據向正大等大型飼料企業了解,6~9月份歷來是飼料生產的高峰季節,特別是7、8、9三個月,幾乎所有的飼料品種都上,一年的水產飼料生產如何,關鍵也是看這三個月。據我們的統計,7月份上半月的出貨量超過3萬噸,估計下半月將有更大的升幅。昨天秘魯已經宣布21日開始禁捕,在目前內外價格倒掛的情況下,國內庫存量及近期到貨量又比去年同期下降大約40%,供應略為不足,價格上漲已是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