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進口魚粉價格急驟暴漲。年初售價每噸6200元的65%蛋白質魚粉,近日漲到每噸9800元,漲幅達到3600元。魚粉價格飚升,水產飼料廠陷于兩難之中:不提價難以維持生產,跟著提價則使養殖者雪山加霜。無奈中“水漲船高”,單鰻魚飼料每噸就漲了2500元,廣大養殖者叫苦不迭。
魚粉價格暴漲,貨源問題是一大原因,但商家炒作也不無關系。我國今年頭兩個月的魚粉進口量還增加3%。到4月份,總量就達到32萬噸。1-5月,港口的總庫存量都保持在12萬噸左右,不但進口與庫存與往年均無太大變化,受禽流感影響,魚粉消耗量也沒有太大增加。4月16日,秘魯的累計捕魚量1,264,700噸,比去年同期多11%;5月份受捕撈配額限制,捕魚量比去年同期少29.4%。而6月份捕撈配額還有112. 5萬噸,在此之前未用完的配額還有3.3萬噸,共計115.8萬噸。上半年的捕撈量加起來,總共才361.7萬噸。下半年的捕撈配額雖未公布,但比較2005全年800萬噸的捕撈配額,應還有不少的生產量。而在這時候,魚粉價格就飚升50-60%,并還有上躥之意,其中“炒作”嫌疑相當明顯。
當前社會上,魚粉的“行情”大多出自幾個大進、出口商。飼料廠和一般經銷商往往是這種信息的“受眾”。在信息極不對稱的情況下,制造市場恐慌,扇起價格暴漲的現象早已屢見不鮮。飼料加工廠和養殖生產者對此不能不多存一份警惕。
養殖業和飼料業是“休戚與共”的聯合體。皮之不存,毛將焉付?面對魚粉價格飆升,養殖業與飼料業應該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決不能有“煮豆燃豆萁”的不智之舉。目前,已有一些廠、場正著力于減少對魚粉的依賴,有的轉用肉骨粉的,有采用寡肽蛋白,雖然還在試驗之中,但實踐定將證明,隨著健康養殖的廣泛推開,隨著蛋白源的不斷開發,水產養殖和飼料加工,決不會“吊死”在“進口魚粉”這棵樹上;痞極泰來,水產養殖業終將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