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國水產頻道網友yulee透露,海大集團在山東石島建立了魚粉儲備、魚油精煉基地,已建成約6萬噸魚粉儲備倉庫和4000噸魚油精煉罐。對于這一信息,網友yulee認為,等待海大后期工程完成后,有可能會改變中國國產魚粉的銷售模式,即從原來的各自為戰和成本加利潤,轉換成始終跟隨進口魚粉的行情,保持在適當的價差。使國產魚粉價格更堅挺,就如秘魯魚粉被7家大的公司壟斷從而控制定價權一樣,有可能會加劇國產魚粉的整合與壟斷,使其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加大。并有可能只能從海大購買高價魚粉。
此消息一出,即可引來大批網友討論:
為何海大進軍國產魚粉,網友樊旭兵對此的觀點是:魚價低靡,飼料企業利潤低,使用不起進口魚粉,因此才去爭奪國產魚粉。但國產魚粉都是以國產中上層魚類為原料,對國內漁業資源破壞大。
海大介入國產魚粉,是否會影響國產魚粉價格,還未達成共識,其中網友海天一色認為,如果按國產魚粉100萬噸的產量,海大這6萬噸的儲備量并不足為懼,如果按業界普遍預估的40萬噸左右,以庫存周期半年計算,其比重也只有四分之一左右,并不會對國產魚粉價格帶來過大的波動。網友家庭煮夫大毛哥則認為,隨著海大集團介入國產魚粉,粵海、通威與恒興幾大飼料集團也將慢慢加入,將會促進貿易商涌入參與國產魚粉的銷售,對貿易商而言,國產魚粉的價格波動將會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他也同時指出,國產魚粉產量少,能否賺到錢還得看造化。
而海大此行動,網友雷興波認為“壟斷之后的必然,對中小企業是一場生死考驗。”競爭對用戶有利,但壟斷后就難說,如同豆粕,質量雖好,但性價比在降低,還帶動了其他蛋白源的上漲。我們需要競爭,但不需要壟斷,唯有中小企業的不斷創新才能對抗大企業的壟斷。網友搖錢樹則認為,魚粉是一個拼資源的行業,真正擁有了資源才能夠具有話語權,現在資源的減少和魚粉企業的不規范造成不確定因素很多。只有擁有了資源和國內主產區的魚粉企業合并重組后才能夠具有更大的主動性,沒有這兩點做基礎下的功夫再大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也有網友認為海大此舉對養殖戶有利,起碼不用給國際價格壟斷抓死,自己有儲備倉庫去調控。不過,網友YO_Ching則認為這只會體現海大的利潤,對養殖戶的幫助不大。
據了解,在首屆中國魚粉魚油產業大會上,粵海集團鄭石軒董事長提到海大、恒興、粵海的魚粉采購量都在10萬噸以上,而海大集團負責采購的張蘅經理也表示海大魚粉用量在15萬噸,加上新開工廠,預計用量將達20萬噸。以張蘅經理這個數據來判斷,海大年做魚粉儲備基地,從目前來看,主要還是以自用為主,還不會參與到市場競爭,但其巨大的采購量,如果全部或絕大部分轉為國產魚粉,肯定會對魚粉的價格產生波動。正如搖錢樹所言,只有掌握了足夠的資源才具有話語權,海大在魚粉這塊還將有多少舉措,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