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1月15日0時開始,至2017年1月27日0時正式結束,兩個半月的時間,秘魯中北部捕魚196萬t, 200萬t的配額幾近完成。在魚資源和幼魚比例偏高的種種質疑聲中,該完成量已堪稱“完美”。受此影響,國內外市場購銷心態皆有所承壓,加之節日假期的影響,內外盤成交清淡。與此同時,在“特朗普經濟學”陰影的籠罩下,除對大宗商品整體的沖擊之外,匯率波動對于中國及秘魯魚粉廠商亦存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我國魚粉廠商采購秘魯魚粉的積極性。具體分析如下:
1 國外方面
1.1 秘魯中北部捕撈情況
1月27日,在之前種種憂慮和質疑聲中,秘魯中北部B季捕撈正式落下帷幕,最終完成量196萬t,該數字明顯超過之前業內普遍預期的160萬——180萬t,堪稱“出乎意料”的“完美”。但該完成量也不可否認的伴隨著幼魚比例偏高的事實,因而是否影響到2017年A的捕撈情況仍有待觀察。
在此大背景下,加之中國春節的影響,近段時間秘魯外盤成交表現持續清淡。當前秘魯超級蒸氣魚粉主流報價在CNF1,550——1,600美元/t,但部分廠商似乎已出現偏低成交價。接下來,就要看秘魯2017年A季預售的大幕如何拉開了。
1.2 秘魯中北部幼魚比例大
據Imarpe統計,早在去年11——12月期間,局部地區如chimbote港附近的幼魚比例一度達到80%左右,而Vegueta港和Huacho港的幼魚比例都達到過90%以上。進入2017年1月以來,部分港口幼魚比例過高的格局仍持續存在,受此影響,秘魯生產部不斷公布預防性小禁捕措施。
國際海洋保護組織根據秘魯海洋研究院(Imarpe)的信息做了個當前捕季的魚齡結構平衡表,證實魚群中存在大量幼魚。值得注意的是,幼魚和成魚的組織結構是有區別的,成魚的脂肪和肉量更多。換句話說,若按照每噸鳀魚里面幼魚比例10%來計算,則意味著被捕撈的幼魚量在20萬t甚至更多,而這些鳀魚如果在下個捕季可以生長到70萬——100萬t,這說明了幼魚比例偏高而仍在繼續捕魚的弊端:提前透支下個捕季的供給量。
另外,由于大量幼魚夾雜其中,B季魚粉的質量受到一定影響。品質好的超級魚粉供貨量將減少,與其它規格魚粉價格的差距也將會拉大。
2 國內方面
2.1 現貨庫存降至低位,國內魚粉價格趨于穩定
在秘魯B季中北部捕魚“完美”收官的背景下,國內銷售心態亦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華東地區,殺價出貨落袋為安的心態表現特別明顯;不過,鑒于近期我國主要港口魚粉庫存已降至6萬t左右的歷史低位,大部分魚粉持貨商觀望情緒濃厚,報價波動有限。當前我國各主要港口超級蒸氣魚粉參考報價穩定在11,500——11,700元/t左右,但實際成交則以具體議價為準,不同廠商則存在不同的議價空間。
2.2 近期我國進口魚粉到貨量下降
10月之后,隨著2016年秘魯A季魚粉集中到貨的結束,國內港口到貨量開始明顯下降,進入11月后更是呈現大幅下降的態勢。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11月我國進口魚粉數量為6.95萬t,同比減少31.3%,環比減少12.2%;12月進口魚粉到港數量只有4萬t,同比減少66%,其中12月秘魯魚粉僅有3,800t到港;庫存和現貨的緊張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著國內現貨市場的價格。接下來要看B季的到港情況和國內開春之后的消耗情況。
2.3 人民幣貶值增加魚粉成本
對于近期的國際貿易,匯率的波動是不得不提的重要一環,自2015年8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持續貶值態勢。和2015年8月匯改之前相比,截至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貶值幅度達到14%左右。若以CNF1,560美元/t來推算,則目前折合人民幣成本在11,150元/t,而匯改前成本僅為9,800元/t,兩者差距達到1,350元/t左右。
此外,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其一系列的奇葩政策,更是給國際貿易籠罩一層陰影,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趨勢或將振蕩持續,這無疑使我國魚粉廠商采購秘魯魚粉的成本不斷增加。而對于秘魯魚粉廠商而言,由于魚粉貿易多以美元計價,因而在秘魯新索爾兌美元匯率貶值的情況下,對于秘魯魚粉廠商存在一定的貨幣避險作用,是有利的。所以外盤價格有向下調整的潛在動力,調整幅度要結合2017年A季魚資源的情況,需密切關注。
綜上所述,秘魯2016年B季無論從預售還是捕撈上講,都幾近完美收官。捕魚完成量略高于市場預期,施壓市場,但目前的價格已處于相對低位,進一步大幅下跌的空間不大,行情或將處于穩定狀態;而國內現貨行情,一方面受匯率影響,進口魚粉成本上升,另一方面3、4月秘魯B季魚粉大量到港前,魚粉庫存偏低情況將持續,兩方面因素會支撐現貨行情;而后期市場(3/4月),秘魯A季的預售大幕如何拉開,A季的魚資源又有怎樣的變化,開年后下游飼料需求情況又將如何,諸多因素仍值得我們進一步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