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進入休漁期,而早在此之前,一艘艘遠洋捕撈漁船就已進入印度洋、北太平洋等海域進行作業。近日,一艘滿載2000噸鮐魚的遠洋捕撈運輸船從北太平洋返航,記者了解到,船上這批鮐魚(俗稱青花魚)上岸后很快就被廠商一搶而空。
這一盛況在臺州并不罕見。休漁期,市民餐桌上的海鮮除了人工養殖的以外還有一部分就是來源于遠洋捕撈。在近海漁業受大力保護的契機下,遠洋捕撈不僅滿足了出口企業的生產要求,一定程度上還彌補了老百姓餐桌上海產品的空缺。
臺州遠洋漁業企業有喜也有愁
記者了解到,臺州遠洋漁業企業捕撈的海域主要集中在印度洋、北太平洋等公海,因此,魚獲也極為相似,主要是帶魚、鯧魚等,有魷釣船的還能提供魷魚。而這些海產品除了少部分會在當地市場銷售外,大部分會通過遠洋捕撈運輸船運回臺州。
浙江興旺遠洋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旺遠洋漁業”)于2016年開始從事遠洋捕撈行業,目前擁有7艘遠洋捕撈漁船,今年又新增了1艘運輸補給船,還在建設中,暫未投入使用。
“與其他遠洋漁業企業不同,我們有3艘魷釣船專門釣魷魚,魷釣船在臺州并不多見,我們公司的魷釣船是2016年年底才開始在印度洋公海投入生產的。可能是受大小年影響,今年魷魚的產量比往年要少,價格略有上漲,目前每噸是13000-14000元。”興旺遠洋漁業外貿部經理陳軍輝說。
相比興旺遠洋漁業,福建萬通漁業有限公司早在2012年就已經把漁槍“瞄準”了豐富的遠洋漁業資源。雖然注冊地在福建,董事長郭定君卻是個地地道道的溫嶺石塘人,遠洋捕撈到的海產品也是從臺州口岸進口的。
“我們公司目前擁有船舶12艘,其中大型運輸補給船4艘,捕撈作業船8艘,純公海作業生產為主,主要作業區域在北太平洋,捕撈包括鮐魚、秋刀魚、魷魚等較高經濟價值的深海魚類產品。”郭定君說,雖然他們的捕撈船也能捕撈魷魚,但采用的是拖網方式,捕撈量并不大,目前還是以捕撈鮐魚為主。
郭定君告訴記者,雖然他們的捕撈漁船開始作業沒多久,但目前已經捕撈了2000噸海貨。“今年在北太平洋捕撈的漁船有所減少,所以我們的捕撈量明顯增加。”
與萬通漁業的“開門紅”相比,興旺漁業顯得有些“慘淡”。在印度洋作業的魷釣船由于今年魷魚的產量不高,收獲并不理想,而本應在非洲安哥拉海域作業的4艘遠洋捕撈漁船也還未“開張”。
“我們在非洲安哥拉海域作業的漁船主要捕撈帶魚和沙丁魚等多種海產品,但今年帶魚的銷售行情并不好,去年每噸價格是13000-14000元,今年每噸只能賣到12000元。而且今年非洲安哥拉海域也在禁漁,我們的捕撈船還處于休息狀態,預計今年捕撈量將減少一半。”陳軍輝說。
休漁對遠洋捕撈的影響并不大
在休漁期間,近海捕撈的漁船都已進入“休眠”狀態。在此期間,海鮮供應全靠之前冷庫里的庫存及養殖海鮮,由于遠洋捕撈漁船長期在海上作業,每艘捕撈船都自備冷庫,可儲存上百噸的海產品,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通過運輸船將捕獲的海產品運回港口,因此像帶魚等深海魚類全靠遠洋捕撈來滿足市場需求。那么休漁期是否會抬高遠洋捕撈獲得物的“身價”呢?
陳軍輝告訴記者,他們魷釣船獲得的魷魚都銷往企業或批發商進行深加工,其他像帶魚、沙丁魚等捕獲物也都是通過批發商再銷往市場。雖然銷售價格會隨市場情況上下浮動,但對于他們捕撈者而言,除非市場供應遠遠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價格才會略有上調,否則價格基本保持穩定。
“其實休漁期對我們的影響并不大,因為遠洋捕撈漁船一旦出海,基本全年都在作業,捕獲物則通過運輸船運回國內進行銷售。對我們而言,休漁期并不是特殊時期,而是對近海捕撈影響較大。”陳軍輝說。
郭定君表示,像秋刀魚、魷魚等只有北太平洋特有的海產品,無論是禁漁還是開漁對它們的影響并不大;反而像鮐魚這類近海就有的海產品,價格會出現變動,在禁漁期間價格會有所上漲,在9月份開漁后,隨著東海鮐魚大量上市,鮐魚價格將隨之下降。
在休漁期間,從事近海捕撈的漁民和漁船又都進入“休眠”狀態,有些人提議是否可以將他們的漁船資源進行整合,再租賃給遠洋公司?
郭定君告訴記者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從事近海捕撈的漁船和從事遠洋捕撈的漁船是不一樣的,而且每艘漁船在從事作業之前一定要有作業證明,因此,從事近海捕撈的漁船是不能從事遠洋捕撈工作的。”